當蕭晨提議臘月結婚,她當即表示:“這麼倉促,我哪裏趕得急。”她希望女兒風風光光的嫁出去。來峽江十五年,她也是有頭有麵的人。燕妮的幸福由她自己把握,但目前從沒到過那個地方她是不會輕易讓女兒出嫁。“我還不知道不家門往哪方開,這樣開親太草率了吧!”
好在她同意到他家走一趟和他父母商議之後再決定結婚大事。燕妮眼巴巴望著他,誰也沒想到這事還真惱火。過場太多了,誰教兩地風俗不同呢?
蕭晨馬上鎮靜下來,娶媳婦當然要求著她,她母女兩人漂泊多年,對燕妮安家是她大事。她將小公主交給他,自然要謹慎考慮。鄒娘告訴她許多的道理,他都記在心中,他處於創業初級階段,一無所有,但是鄒林音沒有 談 及金錢房子之類物質條件。“人要有追求。平庸的人一輩子對社會無用,對國家無用,你和弟娃創業是可行的,剛開始肯定比較難,做順了自然會好起來。”
“隻怕燕妮跟著我受苦。”蕭晨坦誠自己現在並不如意。
“人不怕窮,隻怕思想窮。思想窮的人沒有未來。年輕的時候有理想,不能因為壓力大而放棄追求,渾渾噩噩過日子。”鄒林音跟他講了這三十多年的經曆。從一個參加省城培訓大有前途的女孩到成家立業,探索柑橘嫁接品種推廣的專家。沒有自己的思想見解肯定不會堅持到現在。
元旦之後,一行三人到蕭晨老家走一遭。發現山區還有大作為,還建議蕭晨父母把山地利用起來搞柑子種植。“可以讓村幹部發動農民種柑子,一次投入長期收獲。”她給出好的方案,不料蕭晨父母則說:“我們這邊幹部平庸隻曉得打麻將炸金花,自從取消農業稅基本上隻拿工資不辦事。”
“二十年過去了,湖北的幹部做事還是那種狀況,我們那邊村幹部巴不得為農民找出路要項目。農村通水泥路,沼氣,你們這邊啥都沒有。說到底地方幹部思想窮,隻為自己謀私利不為老百姓辦實事。”
“所以我們這邊大多數人到外麵經商打工,留下老弱病殘孕在家裏。如果農村發展得好,大多數農民不用背井離鄉求出路了。”蕭晨說道。
“說到底地方缺少能人,白池村考出去的大學生回鄉創業現在搞得不比在城市裏經商的差。再好的地方也有窮人,再差的地方也有富人。”
從燕妮未來婆家返回,她開始操辦孩子的婚姻大事。燕妮則和男友辦好結婚用品年底返回峽江。他們早情投意合,如果在城市裏混不出名堂就在鄉下種花,那也是一門不錯的門道.有其母必有其女,她燕妮也不甘落後於人.
鄒林音過年之時,走親訪友通知老朋友出嫁的消息。長良山合作社的社員們紛紛表示:“我們來給你幫忙,你女兒出嫁就是我們長良山的女兒出嫁。”
“謝謝!謝謝!這大過年的驚擾大家太過意不去。請廚師來不及,買菜也難買。我尋思著到酒店辦,這樣減少繁雜事務,大家可以安安心心做客人。燕妮婚姻總算有個著落,我心底高興,我還打算在這邊在搞幾個項目。”
“鄒老師是我們白池村的大恩人,沒有你和韓老師的到來,我們可能守著大山討飯吃。”村民紛紛表示一定到場祝賀.
“我不認為自己有多大功勞,我覺得能在白池村取得事業成功與各位分不開。因為峽江農民吃苦,有闖勁有創新意識,能夠快速接納新事物,我們在這兒推開種植規模水到渠成。我這次到湖北山區看了一些,除了通水泥路,農村沒有拳頭產業,都靠在外經商打工維持家庭運轉。沒有通沼氣也不燒煤,婦女成年在山上砍柴燒,給我觸動很大,人窮是因為思想窮,沒有創新意識隻會一代不如一代。”鄒林音說時不免歎息,女兒將來到了那一方是否思想也會窮下去。“那邊村農村幹部冬天湊一起打麻將,吃吃喝喝,我來峽江這麼多年到過無數村還沒見過像那邊村幹部沒有作為,完全是財政養了幾個閑人。”
“鄒老師憂國憂民啊,看不得別人貧窮哦!要是燕妮想搞你這行你還去幫忙啊?”
“對啊,若燕妮有心從事農業我肯定全力幫助她。”
“皇帝女兒不愁嫁,鄒老師女兒也不愁嘛!”陳無為說笑。
按照雙方家長約定,2012年的正月初八,燕妮從九龍坡到峽江酒店,由鄒家舅舅舅媽等親人送到縣城。這天峽江天氣晴朗暖和,處處充滿春意,鄒林音與女兒女婿坐在一個轎車裏。沒有太多的話語,這一刻作為母親,她有些不舍。寶貝女兒要和當年的她一樣遠嫁他鄉。燕妮一直認為自己應該回到湖北,這裏沒有親戚。相反在湖北有外婆,舅舅,三姨,二姨以及父親那邊的親人。無論走的再遠,她的記憶裏都是美麗的蓮沱,以及那些小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