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女兒出閣時,未來更寬言(完本)(3 / 3)

車行至龍湖灣,這兒熱鬧非凡,好多人選擇這天結婚。這個時代是忙碌的時代,春節一過都要外出務工,經商,讀書,不似傳統的農耕時代有太多時間打理婚禮。燕妮這天打扮得漂漂亮亮,身穿紅襖,紮著紅花,淡妝輕抹,似乎內心很複雜。她蹭了幾年舍不得母親一個人過。即便遠嫁她的心中一直裝著媽媽。

鄒林音將蕭晨介紹給那些客人認識,眾人對這個高高瘦瘦子的小夥子有了初步印象,擔任司儀的是陳水平老師,負責登記的是陳無為,陳無漾則在門口給來客發煙並讓他家的秀才給沏茶。長良山合作社的社員傾家出動為這場女兒出嫁祝福。因為場地有限,陳水平安排客人依照先後順序就餐。前前後後有數百人吃飯。

令人佩服的是鄒林音的辦事效率,一周之內所有親朋通知到位;酒店按置別有合作社的同事們張羅,各司其職,不似農家辦酒店席,父母大人忙得留頭轉向。認識的,不認識的都來道賀,鄒林音忽然發現自己在這方廣結人緣沒有辜負她的期望。這是她最為激動的時刻,多年付出獲得老百姓的讚同.

最後到場的是移民局長宋愛民,他上午開完會聽友人說鄒老師女兒出嫁,於是匆匆趕來道賀。鄒林音這幾年和他來往比較多,但是人家又是幹部怎麼好意思通知他,打擾別人。不料宋愛民覺得鄒老師經峽江做過巨大貢獻,自從上年韓文祥返回湖北之後,峽江這邊的重擔全部落在鄒林音身上。三峽移民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正是有像鄒老師這樣的農技工作者服務農村,紮根農村才讓峽江農業迎來一波的綠色革命,許多意識裏不可能實現的事情在韓文祥指導下,鄒林音耐心試驗,不斷學習總結,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峽江傳奇。看到今天燕妮出嫁,他為之高興。

同坐一桌,宋愛民對蕭晨說:“鄒老師一人帶著女兒這麼多年,吃過不少苦才將女兒帶這麼大,成親之後一定要夫妻和睦相愛,不要辜負鄒老師這麼多年的期待。”並且向位親人敬酒。

鄒林音忙完之後也過來一起吃酒。“感謝宋局長大賀光臨,條件有限,招待不周的地方,宋局長請原諒。”

“我們都是老朋友了,說這話見外了。今年我市有不少好項目落戶峽江,鄒老師你可得負責落地哦。”

“宋局長多年來照顧我們在鄉村搞試驗,是宋局長這樣一批有作為的幹部辦實事,峽江農民才有今天安寧幸福的生活。以前我的確對本地幹部有誤會,年前到燕妮婆家走一趟,忽然發現我們的幹部還是有成就的。”

“鄒老師能理解支持我們,下一步我縣農業將真正迎來生態農業建設高潮,建設鄉村文明村莊,保護鄉村風貌。帶動旅遊經濟發展。”宋愛民。”謝謝宋局長這麼看的起我,我還得在峽江幹到五十五歲再退休!”鄒林音回應。

燕妮先行到了縣城等船,望著這片煙霧蒙蒙的大山大江她內心舍不得母親。

“我們這個時代不可能離開誰過不下去。女人也要自立,那樣婚姻才有堅實基礎。”母親忙完手頭的事情到船碼頭囑咐燕妮。

“我覺得從事農業還有發展空間,吃穿有哪一項離不開大自然的給予,作為青年人,我一定會在自己專長上下功夫,如媽媽這樣受人尊重!”燕妮說。

“正好我家農田閑地多,不妨回去搞種花試點嘛!”蕭晨說,“現在經商房租高,生活物價高,回農村吃住不愁,種下作物就有收成。”

“年輕人還是應該自己創業,給人打工不是長久之計。”鄒林音叮囑女兒,“結婚是大人了,不要動不動要小姐脾氣。蕭晨你要多包容燕妮,她從小到大沒吃過苦,嬌氣得很。男人要有擔當,家庭團結安寧,你才有心思抓事業。家庭經營不好事業何從談起?”

女婿向她說保證燕妮在家是公主,到婆家就是皇後。燕妮笑他:“你能做到這些嗎?你會一直愛我嗎?”

“我們家祖孫三代家庭團結,夫妻恩愛。我肯定會愛你一輩子。讓時間做證。”蕭晨認真地說.他到過白池村看到那裏的一切,也深知做出一份成績需要忍辱負重,甘受貧窮十數年.

“不用說這些山盟海誓,平平淡淡過日子,我相信你我在一起是正確選擇。”燕妮認真地說。

臨近黃昏,鄒林音有事先回九龍坡。她將迎來人生再次輝煌,峽江給予她太多人生機遇,有理由相信在柑橘王國她將帶領長良山合作社起向更加輝煌的明天。三峽紅葉,風景依舊,它繼續書寫著傳奇故事……

2012年12月25日初稿完成於武漢

2013年8月二稿修改完成於重慶

2015年12月三稿修改完成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