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泰宛州行 第一章 古國庭論(1 / 3)

雄偉的火紅城牆訴說著百年滄桑,金色陽光沐浴下的神聖宮殿記錄著光榮與恥辱。

不知有多少外敵曾肆無忌憚地攻入這裏,瘋狂貪婪地侵蝕著它的每寸皮膚;

不知有多少古國雄師從它門前威嚴走過,立誓不再讓它受到任何侵淩和侮辱。

它,就是古國京城的城中之城--軒轅城。

軒轅城偏殿門口,一個中年官吏望著部分破落城牆感慨萬分。

幾百年前,城牆上曾經嵌滿黃金,而隨著外敵入侵掠奪,黃金早已沒有,隻剩下破舊牆壁記錄下屈辱一幕。

"嚴尚書,看什麼呢?難道這軒轅城中也有貪官汙吏不成?"

聽到刺耳的冷嘲熱諷,中年官吏不回頭也知道,說話者定然是吏部尚書高京。

而中年官吏則是古國的刑部尚書嚴羅,他的政敵背後都稱他"閻羅王"。

近幾年來,嚴羅與刑部女侍郎兼六扇門總捕頭碧霞,在全國各地查出不少重大貪汙受賄案,涉案官吏大都是高京門生。

所以,高京對嚴羅心懷不滿,此時不過又是借題發揮而已。

"嗬嗬,高尚書不要誤會,我看他是在找不法奸商。您不知道,他最近抓了許多與江湖黑幫有關聯的商人,讓國庫增資不少,照這樣下去,古國交稅大戶定是越來越少,我們戶部以後可是輕省了,充實國庫的大任就交給刑部算了!嗬嗬嗬……"

這次又輪到戶部尚書蕭寶發難,他身後的戶部侍郎姚升則眉頭微皺,但對"德高望重"的上司卻不敢說什麼。

雖然嚴羅始終是在裝聾作啞,可是他的忠實部下--刑部侍郎碧霞,也就是"朝廷五英"之一的"捕影鬼"卻早已按捺不住脾氣。

她猛地快走兩步,站到兩位尚書麵前狠狠盯住他們。

此時無聲勝有聲,碧霞那妖魔皆懼的目光,令兩位尚書不寒而栗,甚至不由自主地後退數步。

高京首先意識到自己的失態,大聲向碧霞嗬斥:"你要幹什麼,是不是要把我們二老也抓到你的六扇門去!"

"哼,我們六扇門從不冤枉一個好人,也不會放過一個壞人,貪官汙吏、不法奸商,都是我六扇門不除不快之徒。至於兩位大人嘛……"碧霞對著兩位尚書報以冷笑,"我也要先行調查,看看你們有沒有資格,進我們六扇門!"

"放肆!"三個聲音幾乎同時響起,兩個來自兩位老尚書,剩下的女聲來自最近官運亨通的吏部侍郎--玉磯。

"我看碧霞侍郎隻是如實說出自己看法,沒有什麼放肆的地方啊?"工部侍郎華玉嬋,當然也是同為朝廷五英之一的天機仙,毫不猶豫地為姐妹出頭。

六部中唯一的女尚書--工部尚書靈月急忙向華玉嬋使個眼色,假意嗬斥:"小孩子,懂得什麼,退下!"

靈月對待華玉嬋視同親生女兒,華玉嬋當然不敢不給麵子,隻能不滿閉嘴。

"做人要講道理,別太咄咄逼人。年輕人也該有分寸,別沒大沒小!"

在偏殿唯一一把太師椅上閉眼養神的禮部尚書孟丘,嘟嘟囔囔冒出埋怨,但在這小小偏殿中,每個人都聽得清清楚楚。

孟尚書在朝中群臣的聲望僅次於黎太師和軒相國,所以對於他的嗬斥,沒人敢有絲毫頂嘴。

高京、蕭寶眼見老尚書發怒,也不敢再多話,各自灰溜溜地回到座位上。

五英之一的"百戰獸"--兵部侍郎"雷霆",本來也要為好友出頭,聽到孟丘話中對青年人的偏見,更是有點忿忿不平。

可是,雷霆的好友禮部侍郎"諸葛雲"站在太師椅後,偷偷做了個賠罪動作,多年鎮守邊關的青年雷將軍也隻好暫時忍耐。

"雷霆,別的事情先別管,一會兒我們要唱主角,你好好準備。"兵部尚書"吳臏"小聲囑咐雷霆。

吳臏雖然剛上任不久,但和嚴羅是同生共死的戰友,他很清楚嚴羅的為人素來大公無私、六親不認,那兩個尚書必然是無事找茬。

可是,軍人直覺告訴他,現在不是朝廷內訌的時候,他們所麵臨的問題要比這小小爭吵嚴重得多,所以他選擇了"置身事外"。

一名青年文官匆匆來到偏殿,請諸位尚書、侍郎即刻上朝。

自從古國廢除了宦官製度,這類雜事都改由青年文官負責,而六位尚書至少一半人都曾擔任過這類職務。

走入內殿,六部高官立時感到這次庭會非同一般,因為內殿中除了新任代君姬元、黎洪太師、軒風相國外,還端坐著參政各派的領袖,他們是:

代表古國道教的無極門掌門--上清子

代表古國佛教的菩提寺方丈--空法禪師

代表古國伊斯蘭教的真主會大阿訇--張爾藩

代表古國知識分子的太學會領袖--天德

代表古國商界的天嶽幫幫主--清福君

乾坤派朝廷五英中的另外兩人也站立在一邊,他們是:

禦林軍總統領"護國神"武天宇

太醫院青年院長"濟世佛"華元清

除了兵部人以外,其他五部的高官都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知今天究竟是什麼重要的議題,甚至要各派掌門以及朝廷五英全部列席。

與各大掌門互相打過招呼後,尚書們坐上寶座,侍郎們則各自站立在上司身旁,等待著代君開始主持內議。

目睹眾人進殿,代君勉強擠出笑容,可是卻掩蓋不住他的疲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