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心中都明白,人死如燈滅,可是葉皇留下的難題,不是一般人能解的。
葉皇生前,曾經讓端親主理朝政。而葉皇還有幾個幼子,未能成行。若是想找到合適的繼承人,並不容易。
葉皇的聖旨藏在正大光明牌匾之後,按照律例,應該遵循葉皇的意思,尋求繼位者。
幾個太監拿了梯子上去,在眾目睽睽之下打開聖旨,卻見上麵空無一物,隻有葉皇的玉璽還在。
聖旨虛空,皇位懸而未決,一時之間亂作一團。
沒有聖旨,如何能定奪新君?
端親王笑得張狂。
先帝在位之時,對本王頗為器重,把前朝交給本王打理。本王謹遵先皇教誨,愛民如子,殺伐決斷。既然正大光明牌匾之後並沒有聖旨,陛下便是把大好河山交給了本王。
端親王如此揣度聖意,也沒什麼不妥。
苛政的重壓之下,朝廷內外早已經苦不堪言。奈何端親王手握重權,若是血濺皇宮,可能勝負還未分,這些人便死在了端親王的刀下。
誰也不敢做第一個反賊。
“端親王所說不假,葉皇在位時,的確把國事暫時交給您來處理。可是,正大光明牌匾之後,也並非沒有聖旨。聖旨在此,請眾位接旨。”歐陽景被葉瑤推著,上了大殿。
“大膽歐陽景,外戚人等,不得入朝堂半步。本王看你是瘋了,來人,把長公主和歐陽景拖出去!”端親王大喝一聲,門外的守衛呼啦一聲圍了過來。
“聖旨在此,我看誰敢造次?”歐陽景大喝一聲,震得眾人匍匐在地上,不敢怠慢。
葉皇臨終前,曾去過淩雲山莊,這是朝文武皆知的事實。若是歐陽景手上拿著聖旨,多半是葉皇親自留下的。就算是歐陽景有天大的膽子,他也不敢假傳聖旨。
“天承運,皇帝詔曰。楚親王為人君子,是棟梁之材。朕念楚親王一心為民,儒雅博學,特傳位給楚親王繼承王位。”歐陽景略顯艱難地昭告天下。
“不可能,這張聖旨是假的。”端親王起身,在朝堂之上大吼大叫。
“端親王,休要無禮,皇上還不跪,你是找死嗎?”葉瑤厲聲一喝,卻並未震懾住端親王。
一把搶過聖旨,端親王看到了葉皇的大字,雖然龍飛鳳舞,卻也不失往日風采。右下角的大印赫然醒目。
不可能,這絕對不可能。
先皇在世的時候,葉皇最忌憚的人便是楚親王了。楚親王常常把百姓掛在嘴邊,一副仁君的模樣。
連年災害,楚親王還散盡家財,救治百姓。坊間傳說,楚親王才是天子,昏懦的葉皇不過是謀朝篡位而已。
聽到這些流言蜚語,葉皇怎麼可能把皇位傳給楚親王?這其中一定有詐。
“端親王,老臣勸您,還是以大局為重。葉皇已經選擇了楚親王作為繼任的明君,還請……”禮部尚書笑著道。
“胡說八道,葉皇未曾留下聖旨,這道聖旨一定是假的。端親王滿眼的絕殺,定要與楚親王一決高下才罷。
“來人,送端親王到到寢殿休息。葉皇駕崩,端親王悲傷過度,才會胡言亂語。眾卿家莫要把此人的瘋言瘋語放在心上。”楚親王終於開口,給了端親王一個台階下。
死士,把楚親王殺了,給我殺了!端親王發瘋一般低叫著,幾個侍衛前來,已經把他架走。
楚親王,你這個卑鄙小人,你早就有謀朝篡位之心,葉皇就是你害死的。你害死的!端親王大叫不已,癲狂之下的胡言亂語,沒人相信。
眾人匍匐在地,對楚親王跪拜。
新君的登基典禮,在三日之後舉行。
一切煙消雲散,為百姓著想的楚親王,終於踏上了皇權之路。
歐陽景命人堵住了幾條隧道,也便堵死了端親王培養死士進宮的唯一路徑。半路被消滅的死士,皆是慘死。
駐紮在城外的幾萬精兵,不戰而敗。淩雲山莊空降的十萬大軍,壓迫得端親王一陣暈眩。
一切的翻盤機會全部消失,端親王是在為他人做嫁衣。到頭來,歐陽天鈺這小子,未曾給過他任何好處,反而讓端親王身陷囹圄。
淩雲山莊撥亂反正有功,被新皇賞賜萬兩黃金,加官進爵。葉瑤也被追封忠勇大公主,一時之間,淩雲山莊更加顯赫。
歐陽天鈺世襲官爵,可進京做官,也是開天辟地頭一遭。
放下心中所累,歐陽天青終於氣定神閑。
拜祭過父皇之後,歐陽天青決定離開淩雲山莊,從此不問世事。
“花顏不見了。”宛若的聲音細小而滿是恐懼。
歐陽天青沉浸在喜悅中,卻在聽到這個消息後,心頭一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