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到了會場,基本上大部分的與會職工都已經知道了原委,都用幸災樂禍的神態看著張寨鄉的兩個領導,等著開會後趙領導雷霆之怒。
誰知道到了時間,趙領導手捧水杯走進會場的時候,往台上一坐,卻是一臉的平靜十分淡然,開始講話後神情也並不激動,淡淡的開口說道:“今天把大家都請章來,是想講一個故事給大家聽聽,這個故事是我前些時候在一個寺廟聽高僧講的,之後再請大家都給我說說聽了這個故事的感受好不好?”
大家都麵麵相覷,不知道趙領導葫蘆裏賣的什麼藥,居然要講故事,卻誰也不敢說話,靜靜地等著趙領導開講。
“說有個和尚跟一個屠夫住鄰居,兩個人從小一起長大是好朋友。每天早上一大早,和尚要起來念經做早課,屠夫要起來殺豬到集市上賣,為了怕遲到誤事,兩人相約每天早上都互相喊一聲,就這樣一輩子過去了。等兩個人都死掉的時候,讓人不解的事情出現了——和尚下了地獄,屠夫卻成佛了。大家說這是為什麼呢?”趙慎三講完了問道。
底下依舊靜的掉一根針都能聽到,趙慎三也沒指望他們章答,稍可就自己說道:“那是因為,和尚每天早上都喊屠夫是讓他起來去殺生,而屠夫每天早上都喊和尚是讓他去念經。兩個人的行為本質都沒有錯,但出現的效果卻是截然相反的。那麼,現在大家可以說說從這個故事中,大家悟到什麼道理了呢?”
依舊是一片靜寂,趙慎三冷冷的看著台下,那種沉默帶來的壓力比他大發雷霆更讓人膽寒,所有人都正襟危坐的看著他,等他接著往下講。
“政策就像是佛經,每一個都是至理名言,都是勸人向善讓人成佛的好東西。可是為什麼和尚念了一輩子經卻下了地獄呢?是因為他把經文的本意給曲解了,更加把該如何行善、修行的真意給弄丟了,那麼,他就不是一個稱職的和尚,而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歪和尚,下了地獄也是活該!”趙慎三終於動氣了。
“就如同咱們的某些同誌,拿著我們政策的經文下去美其名曰勸人為善度人成佛,其實做出來的卻是屠夫一般殺生害命的事情!當然,並不是說這些同誌就是壞人,而是你們在執行政策的時候不去按照真實情況因勢利導,而是生搬硬套高壓執行,這樣做的話,好的政策帶給民眾的反而是壞的效果,就算是第一個執行完了搶了個第一名,難道就能說你們是稱職的、優秀的職工嗎?
我們辛辛苦苦工作為了什麼?難道就是為了在我這樣的上司麵前得到一個‘能幹’的評價嗎?如果是這樣的話,你這個職工就不是一個稱職的職工,充其量也僅僅是一個投機鑽營的單位油子!同誌們,我們的職工,每個人都口口聲聲是人民的公仆,可是又有誰真正的把自己當成民眾的仆人了?又有誰不是在民眾麵前耀武揚威的高人一等?
我趙慎三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人,我明白咱們鄉鎮一級的職工可能是我們這個國家最最辛苦的,收入跟付出最不相符的職工了。所以,我在推行我辛苦考察來的能改善農民經濟條件的項目時,自作聰明的效法雍正年間河南巡撫田文鏡搞的‘養廉銀’政策,用工作跟獎金掛鉤的方法來激發大家的工作積極性。
初衷也是好的,是想讓大家拿了獎金之後就不要再去惦記在項目推行中有可能克扣百姓的好處了,可是萬萬沒料到的是,這居然成了某些同誌爭搶第一的動力!那麼,我趙慎三豈不也成了該下地獄的和尚了嗎?嗯?”
趙慎三的話帶著巨大的壓力,讓張寨鄉的委領導林光明跟領導李梧桐如坐針氈,麵紅耳赤,恨不能有個地縫能鑽進去。
“今天我看到張寨鄉在推行銀杏樹計劃的時候,很是雷厲風行嘛!居然大張旗鼓的用宣傳車打著《響應國策,種植銀杏》的大標語在鄉裏遊行,而且還組織了工作隊替農民拔掉一人深的玉米逼人家改種銀杏樹。
我想問問你們,這個項目算哪門子國策?而且……還把我的法子延續下去了,讓這些工作隊拔莊稼的成效也跟工資掛鉤,那簡直是壯觀之極了嘛!再此我再請問一下兩位領導,我啥時候說過讓你們強製推行?又啥時候說過讓你們逼人家農民拔莊稼?你們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獲得第一名這我已經知道了,那麼這麼做的效果你們知道嗎?林光明同誌,請你站起來章答我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