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真是不錯啊,站在這兒竟然能夠看到珠江,景色真是不錯。”李哲看著麵前的景色,笑著說道。在越秀公園四處遊覽了幾個小時以後,李哲登上了鎮海樓,看著遠處的景色,不由得感歎起來,看著遠處的景色,也觀看起了這周的地形來。
“果然像是普通人之間到處傳說的那般,這越秀山的形狀真的有點像是一個龍形,而這龍脈的氣息表明了情況,不過這個小龍脈已經被鎮壓了,看起來正是這個鎮海樓的作用,不過看樣子事實應該不是故事裏麵說的那個樣子,這個鎮海樓的作用不是為了鎮壓王氣,但是為了鎮壓龍脈確實是真的,不過鎮壓這條龍脈確實一件好事,這條龍脈緊鄰珠江,珠江緊鄰大海,龍入大海則自由自在,騰飛四海,這條龍脈就是這樣的情況,近鄰大海,想通過珠江進入大海,但是這個地方的地形十分重要,龍脈想要如大海,必定會造成海邊地形的巨大變化,龍脈翻動,必定會造成災難,為禍百姓,是以鐵冠道人才給朱元璋出主意在這裏建一座樓,來鎮壓龍脈。”李哲看著四周的地形,看了看腳下的這棟樓,緩緩的說道。
“快走吧,聽說山上的寺廟裏有高僧談道,我們去看看吧。”
李哲真在沉思自己接下來的行程,聽到周圍人的話,頓時心中有了打算,既然沒什麼事情,不如去寺廟裏逛一逛,看看有什麼有趣的事情。
說著李哲就跟著剛才那對人後麵,看看他們到底去向何處。跟著這群人走了一會兒,李哲就看到了一座寺廟。
“光孝寺?”李哲走到寺廟的門前,看著大門上那巨大的額匾說道。
東晉至唐,印度許多高僧曾到光孝寺講律傳法,對中國佛教和中外思想、文化交流頗有影響。唐儀鳳元年(676),懷揣禪宗衣缽的高僧惠能到光孝寺聽印宗法師講經。恰逢風吹播動,有的僧人說是風動,有的僧人說是幡動,惠能說,既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而是自己心動,語驚四座。接著,惠能公開自己的身份,當時即在寺中戒台前菩提樹下受戒,開辟佛教南宗,稱“禪宗六祖”。
李哲買了門票進入光孝寺,第一個要去的地方自然就是那最著名的瘞髪塔,也稱六祖髪塔,乃是禪師們為了紀念六祖慧能剃度因緣而建。六祖惠能在菩提樹下剃發為僧後,當時的住持法師印宗把惠能的頭發埋在這裏。後建塔以資紀念。寺內至今仍存有中國最古老、最大而且最完整的鐵塔。光孝寺最著名的傳奇是,六祖惠能正是在這裏以“風幡論辯”,展露崢嶸,引起世人矚目。
此塔以灰沙為結構,八角形,每層都有佛龕,李哲初步觀了一眼,此塔大概有七八米高,因為歲月的洗禮,塔身已經有所掉漆,上麵的一些佛像有些已經模糊不清,不過正是這樣,才讓人感覺到一股滄桑感和歲月沉澱感。
在瘞髪塔前瞻仰了一會,李哲又隨著人群到了大雄寶殿參拜,大雄寶殿內供奉著一些尊者像,李哲對於佛家的一些人物也不是很了解,隻能認出在西遊記裏出現的那幾個,其他的一個都不了解。倒是李哲旁邊有一群人,一看就是剛來參觀的遊客,其中有個像是很熟悉光孝寺的人,看出來了同伴們的疑惑,向著前麵的佛像行了行李之後,對著眾人介紹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