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節 相互試探(1 / 2)

眼前的少年個子挺高,雖隻十四歲月,卻比自家五郎僅略矮了一點,身著月白綢衫,腰係湖藍腰帶,長的眉清目秀,未語含笑,一雙眼十分有神,行動間亦是彬彬有禮,雖不說十分俊秀,卻也算得上出色,朱氏暗自點了點頭,因見麵禮是提前準備好的,卻是一塊成色一般,雕工十分好的白玉佩,以曾家的實力,能送出這樣的見麵禮,也見鄭重了。

王大舅母見了,想著朱氏應是對自家十三郎極為滿意的,笑的合不擾嘴,相比起來,她給七娘八娘並幾個孩子的見麵禮,算起來比這塊玉佩要貴重上許多。

一時各見了禮,兩家人並在一處吃飯,席間王大舅與曾家父子論了時事,呤了詩,行了酒令,又說起來曾子曄近來忙著想置些田產的事情,王大舅心中奇怪,素來知道曾家家產極薄,二郎曾子固雖得高官們賞識,卻非那愛鑽營的人,也並不曾聽他家有什麼生財之道,上回曾子曄去南城鄉時,尚還寒酸的很,怎麼兩三月未見,就能置上田產了?

隻這話卻不能問出口,提到田產的事,王大舅就笑道:“這倒真巧了,這回來時,我順道去了離南豐城四十裏地的南源莊一趟拜訪朋友,他家一鄰居正好舉家搬至京都,因家中田地無人打理,便想全部賣掉,隻是共有近二百畝地,這麼多一時間也找不到合適的人接受,所以拖了些日子,原還托我問問的,我這些日因忙,倒把這事兒給忘了,既然親家想置田地,倒不如考慮一下。那地是上等良田,主家從前種的用心,很是肥沃,親家公若是有意,我便去信問問。”

曾不疑一聽也是心喜,隻是二百畝良田,又是肥沃的,且不是要上三貫一畝?家中如今不過四百貫的餘錢,離那購地需要的銀錢,還短的極多,再說再過兩月幾子都經入京赴考,至少也得準備上一兩百貫,算起來,也隻有二百貫錢可挪用,這一思慮,便為難起來。

八娘因說的田莊的事情,也豎了耳朵在聽,見老爹臉上的笑淡了淡,已知老爹是為錢為難了。便挾了筷菜,送到曾子固碗中:“二哥哥,這是你最愛吃的醬爆雞丁,你嚐嚐看,我這回做的好不好吃?”

一邊說,一邊瞥了曾不疑一眼,朝著曾子固點了點頭。

曾子固心中有了數,知道八娘是讓老爹先答應下來的意思,隻是他也擔心銀錢不夠使的問題,就算是買地的錢夠了,回頭置辦農具等等,也是需要不小的花銷的。就有些猶豫。

八娘便笑著又點了點頭,眼神很肯定。

曾子固便也安撫一笑,接了王大舅的話茬:“那就有勞大舅了。”

南源莊在南豐城南約四十裏地的地方,不算遠,且那邊風景秀麗,山水環繞,是有名的富庶之鄉,若是能在那裏置上些地,離家不遠又容易顧上,實在是難求的。

那王大舅哈哈一笑:“都是親戚,且如此也算幫了朋友近領的忙,賢侄便不必客氣了。我在南豐也隻能待上兩三日,等我回程時,總歸要經過南源莊,我先寫封信著人送去,過兩日回程時,子曄就陪我一道去看看,若是行,早些定下的好。”

幾個男人說著田地的事情,女眷們卻低聲話著家常,因剛才八娘的話,王大舅母笑著問道:“這些菜,都是七娘和八娘收拾的?”

大人講話,小孩子不便插嘴,因還不知道曾不疑對王十三郎是否滿意,朱氏便謙遜道:“我身體不便,他大嫂又去客棧裏請你和十三郎,因此這桌子菜倒是七娘和八娘兩個孩子收拾的。這兩孩子在廚藝上倒有些天份,如今家中的飯菜,都是她們準備著,倒叫我和他大嫂閑了下來。”

王大舅母聽的滿意的很,看著八娘不住點頭:“我們家的幾個閨女和這兩丫頭一比,真正是不如了,不說別的,單這幾個菜,她們便做不出來,親家母真正好福氣,看這兩丫頭,便知道你家六娘也是個錯不了的,我家那三弟妹,倒是福氣的很,能娶上這麼好的兒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