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節 臨川來人(1 / 2)

直等車行的遠了,一直站在陽光下的喬俊生,才抬頭看了一眼秋日那蔚藍的天空,長長籲出了口氣,隨著那口氣吐出,心裏竟輕鬆空闊起來,腳步沉實的走進院裏。

喬老伯見孫子回來,笑道:“喬哥兒,你過來,祖父有話要與你講。”

祖孫二人進了屋,喬老伯語重心長道:“喬哥兒,雖說你春時說了不再科考的話,祖父是不讚同的,可也沒有逼著你。如今也過去了半年了,你可想明白了?果真要放棄那條路。你若放棄,祖父也允你,隻一點,從此以後,哪怕我死了,你也絕不可再回咱們的家。就當你生在南豐城,長在南豐城,以後,亦老死在這裏吧。有咱們祖傳的手藝在手,想來曾武兩家,都虧不了你,以後,也能護你。可是喬哥兒,你以後,還有幾十年可活,就當真隻想生活在別人的庇護之下?你今兒就給祖父一句話,不管是什麼答案,祖父以後,也絕不會再與你提第二回。”

一時屋裏靜的落針可聞。

默了片刻,喬俊才道:“從前是俊生不懂事,叫祖父您擔心了,從此以後,俊生會把丟下的學業再撿拾起來。王候將相,寧有種乎?曾八小姐說的不錯。我也不會一輩子躲在別人的身後。我們喬家,也終有揚眉吐氣的一天。祖父,總有一天,孫兒會讓你風風光光的回到家鄉。”

看著孫子那張脫去稚氣滿是堅毅的臉,喬老伯露出既欣慰,又感傷的笑,把喬俊生拉到麵前,歎了口氣,心中也不知道這般是對是錯,若是苟且偷生,興許這孫兒一生也能平平遂遂,但百年之後,他又有何顏麵,麵對喬家祖先?便道:“非是祖父逼你。可堂堂男兒,就當活出個氣節來,否則,又如何對得起你死去的爹娘。祖父等著你,有一天,也能帶著祖父這一把老骨頭,回家去。”

“孫兒,定不會叫祖父久等。”

喬老伯笑了笑,這才與喬俊生說起八娘尋他說的話:“……盱江先生也是江南有名的大儒,你徜若真能進去盱江書院,也是你的福份,且曾家幾個哥兒,亦在那裏念書,你與他們一道,也更能長進,我聽八小姐說,就是子固先生,此後亦長住南城縣的,有曾家人照顧你,且你又是打小就能照顧自己的,祖父也就放心了。曾八小姐也說了,改籍入學的事情,不是沒有先例,曾家到底是官身,既八小姐開了口,必定是能幫你想到辦法的,有機會入了州學,你便能參加秋闈春試……如今咱們家缺的不是錢,祖父身子也還好,將來去了,你也不必擔心祖父,不管是曾家的八小姐,還是武家三娘,也都對祖父多有照應,再則我收的那幾個徒弟,也有幾個不錯的,作坊裏的事你盡可放心,祖父隻望你能把心都放在學業上,將來我也便能含笑而去了。”

祖孫兩說了會兒話,這才各自忙去。

第二天午後,八娘把陳家的圖樣草稿都打的差不多了,隻等著這兩天細畫出成稿來,就去陳家商義,正描畫著,就聽五月過來,說是臨川那裏派了人來,吳氏叫她過去說話。

八娘心下大驚,也顧不得桌上的東西,忙起了身跟著五月去了正院裏,就見吳氏正與臨川過來的人在說話,八娘上前,待那人表明身份,才知道是王家得力的一位管事,又忙問起祖母的身體,那人笑道:“才剛與府上的大少奶奶說了,老夫人病雖來的重,如今已無大礙,隻是到底年紀大了,還需要調養些日子,曾老爺派了小人過來,便是報個平安,也好叫家裏放心些,別惦記著。曾老爺說了,等過些日子,老夫人的病情再好些,便回家裏來,到時候把老夫人也接南豐來。”

吳氏笑著道了辛苦,問了王家諸人好,又留了子景與管事的說話。

因管事的午後才到,想來是急著趕來的,知道午飯大概還沒吃呢,便叫了廚房裏的王婆子好生準備了午飯,待做好了,這才請了管事的去吃了。

吳氏才對八娘道:“既是祖母回來,薇院裏還當好好收拾了。”

八娘也道是,老人家最怕冷的,薇院裏夏日住著最好,冬天不免冷清,八娘便道:“我上回從泉州尋來的幾張氈子,到時候就鋪祖母屋裏去,另外,咱們家如今也不缺那點錢,就托人想法子,從北邊買些銀碳來,總歸要叫祖母過的舒服些。”

吳氏自然讚成,子景就道:“剛好我有一個朋友家裏是做竹碳生意的,應該有些路子,我回頭就去問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