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節 張嬸子議親(2 / 2)

大宋文人遊學,蔚然成風,確實多出外行走,於人情世故見識胸懷上,都是曆練,可他和六姐這才成婚,就是明春再走,也不過一年而已,八娘道:“總也得等姐姐有了寶寶六姐夫才能走吧?”

其實她私心裏,倒是希望六姐能遲些懷孩子的,畢竟這裏的醫學水平,實在有些坑爹,女人生孩子,不說是現在,就是她生活的那個時代,難產而死的人也大有人在,六娘不過才十七歲而已。且王咎之年紀也不大,隻比六娘大了兩歲,汗,兩人的身體……就是古人早熟,八娘也覺得再過兩年生的好。

姐妹二人說了一會兒話,叫了婆子來一道把綢緞重新歸放好,便回了屋裏。

小九他們下了學,也一一過來見麵,六娘把帶回來的禮物分了,幾人才歡喜的一道玩去了。

不時吳氏做好了飯,姑嫂幾人吃了飯。

又有婆子來報,說是鄰居張嬸子過來尋吳氏說話。

張嬸子是個熱心人,從前也常來往的,吳氏聽她來,心裏大概已知來意,忙笑著叫人請了進來。八娘問道:“張嬸子怎麼這會兒來?”

吳氏笑道:“這不是你當問的,快些回屋裏歇歇去,把你六姐也請你屋裏去也歇一會兒吧。”

張嬸子過來,定是想說許十三的婚事的,她家的大丫頭確實也到了要定親事的年齡,張嬸子是很看上許十三人憨厚勤免的。雖說年紀大了點,可秀娘也有十七歲了,於一般人家兒言,這年紀就有些大。

許十三雖無家人,但到底不是曾家買來的仆人,而是雇用的,若她本人不願意,吳氏也沒有辦法。

但張嬸子那個閨女,人長的俊秀不說,性格也十分賢惠,又是個能幹的,吳氏便覺得若是配許十三,倒是門好親事,隻春天時候一直忙著,再等閑下來,許十三又送三嬸娘和雲賢妹妹去了福州,倒是耽擱了。

議親的事情,八娘是未出閣的丫頭,總不好叫她在一邊聽著,這才打發了她。

八娘也會過意來,便請了六娘回了薇園。

那邊張嬸子出進了院,迎麵遇上,八娘問了好,張嬸子因有事相求,自然是滿麵笑容,又見著六娘回娘家,把姐妹二人都一頓好誇。

姐妹二人被誇的汗顏,忙逃去了薇園裏。

吳氏把張嬸子迎進屋裏坐下,這張嬸子倒是個爽快人,笑道:“我也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嬸子有事求你。”

吳氏笑道:“還是為著秀娘的親事吧?秀娘確實是個好姑娘,我看著也是喜歡的。”

張嬸子笑道:“可不是?為這事兒,我也愁了好久了。大家街坊鄰裏處了這麼些年,我們家雖說不能和你們家比,小門小戶的,隻秀娘那丫頭,她嫂子你也是看著長大的,不是我自己個兒自誇,那丫頭當真沒話說,理家持事,一把好手,幾個弟弟妹妹,都是她帶大的,性格你也曉得,最是賢惠。我們也不圖別的,隻圖人老實本份,能待秀娘好就成,這孩子從小在家裏吃了少苦,我就看上你們家許十三的人,上無公婆需侍奉,秀娘嫁給她,以後日子能輕省些。我們家這兩年也比從前好了,嫁妝雖不多,可總歸有點,不會叫許十三吃虧就成。”

吳氏忙道:“許十三也不是個圖女子嫁妝的。張嬸子也不要急,秀娘人品是沒得說道的,春時我是探過他的口風,倒也沒有不願意的意思,隻說他無家無業的,怕委屈了人家的姑娘。等他回來,我一準兒再和他好好說說。”

張嬸子聽了這話,心裏也有了些底,便道:“那就麻煩她嫂子了。至於無家無業什麼的,你隻管與那孩子說,咱們家不在意這個。實在不行,秀娘的嫁妝,買處院子雖不成,租個象樣的,總是成的,以後我們家裏要是好了,也幫著他們小兩口置辦。”

吳氏聽她這話,事兒還沒成呢,就說起小兩口的話,也有些好笑,隻道:“看張嬸子這話說的,許十三人頂老實,咱們家給的工錢雖不多,可也不少,他又沒個用錢的地方,就是沒秀娘的嫁妝,日子也能過得去。若是真能成,又哪裏要租什麼屋子?許十三總歸是在我們家做事的,我當初也和他說了,若他成親,就後書院後頭的空院子也收拾出來,到時候隨他們挑間屋子住就是了。”

張嬸子聽了這話,大大放了心。便又掏心掏肺說了一翻好話,這才留下帶過來的些點心:“這些都是我們秀娘一早做的,雖和你們家吃的不能比,可勝在丫頭用了心,留著給家裏幾個小哥兒嚐嚐吧。”

說著就要告辭。吳氏送了她出門。才一回屋,老黃伯過來說話,說是泉州有人過來尋府上八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