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到表少爺了(1 / 2)

兩年前,隨時泉國一場史無前例的大海嘯來臨,泉國的國政出現了問題,朝廷壓製不住受災的災民,災民暴動,發動了一場大型叛反活動,所謂亂世出梟雄,在那樣的情況下,民間便出現了很多自發的暴民組織,有的組織甚至很有紀律性,其殺傷力堪比軍隊。

這一小撮原本並不顯眼的暴民組織後來卻越來越強大,短短一年,便到達了足以逼近朝廷的境界,弄得整個泉國腥風血雨。

泉國朝廷在自亂的情況下,剛好給了相鄰的晉國一個機會,晉國在這個時候發動進攻,給了已經被暴民逼得焦頭爛額的泉國君王一個特別的大禮。

晉國進攻,外亂內亂,泉國沒辦法,隻能向友好邦交的蜀國求救,蜀國因著長公主的原因,與泉國本來就是兄弟之邦,自然會出手相救,但是泉國會搬救兵,晉國就不會嗎?

短短半年間,中原七國,兵分三派,泉國派的蜀國、彙國,晉國派的臣國、褚國,還有就是隔得比較遠,兩不相幫的穹國。

七國之間原本的平衡,因為這場泉國和晉國的戰亂而徹底的拉開帷幕,而其他四國也被牽扯了進來,但最初或者隻是迫不得已,但是既然已經攪合進來了,自然就要撿些便宜,這是其他四國君主共同的想法,因此戰爭牽扯越來越大,越來越廣,而因為戰爭的爆發,很多商業要渠也被強行堵塞了。這也是為什麼那個玉石販子從褚國帶回來的和田玉,要這麼偷偷摸摸的賣給他們的原因,這種走私的東西,一向容易帶來麻煩。

縱觀京都,也就璞宅財大氣粗,不在乎這個麻煩。

但是到最後,唯一膽大包天的璞宅,被擺了一道。

這三塊和田玉,根本不是褚國的走私玉,而有人故意通過商業走私這個渠道,在兩國之間互通訊息。

而最好的證據,就是這玉佩裏麵摻雜的類似雜質,但是又不像雜質,並且又特殊規律紋路的符號。

李萱看不懂這裏麵寫的什麼意思,但是也知道,自己這會真的攤上大麻煩了,要是這鐲子落到朝廷手裏,不管三七二十一,璞宅被扣上一個通敵賣國的罪名是跑不了了。

而這鐲子的原料或許檢查的人沒檢查出來,但是做工的人怎麼也沒有發現?難道製工坊的人不是最了解玉石的嗎?為什麼那雖然淺淡,但是的確存在的黃色紋路,錯過了這些人的眼睛?

那個王才,是真瞎了,還是要故意陷害璞宅!

李萱氣得要死,她也沒想季莨萋是怎麼把這鐲子弄到手的,但三塊和田玉做的首飾的確都賣出去,想到高暢提到一個石小姐,她立刻將老六叫過來,她不在的時候,老六就管著璞宅的一切大小事務。算是她的左右手。

老六匆匆被叫來,當問到這玉鐲的販賣情況後,想了想,才說,“那個什麼石小姐,原本可是個劉夫人,隻是被休棄了,才從外地回來投奔娘家的,所以對外就稱石小姐。”

“誰要你說這個,我是問你她是哪家的?”李萱氣不打一出來,她又不想知道那些八卦。

老六後知後覺道,“就是京都石家啊,京都還有幾個石家。”說完又撇撇嘴,覺得李萱的表情不對,又問,“到底怎麼了?”

李萱事情說了一遍,聽完後,老六眼睛都要瞪出來了,“你說真的?這真的是通敵賣國的信物?”

“那還有假,而且你剛剛也說了,那個什麼石小姐是個棄婦,哪家的棄婦投奔娘家,還買得起和田玉的製品,這分明就有人故意讓她來買的,就是知道這玉石上有東西。”

老六猶豫了一下,又問,“那另外兩件東西難道也……”

李萱搖搖頭,“我不知道,王才馬上就要來了,到時候問問他再說,那兩樣東西,你盡量去查查,看能不能查到是哪家買的,現在六國戰亂已經展開了,我們又是在京都,而且我們的璞宅三年來就做得這麼大,背後肯定有人盯著我們,我也覺得奇怪,那玉石販子怎麼就選中了我們璞宅,而且出的還是正常的價格,沒有坐地起價,要知道這種在國亂之中穿梭走私的人,是把利潤看的最大的,當時居然一開口就是正常價,我還以為碰到個不懂行的新人,沒想到人家早就等著擺我們一道了。”

老六越聽越心驚,正好這時,外麵來人說王才到了,兩個立刻收斂的姿態,等著王才進來。

王才是還是個小年輕,看起來不過十八九歲,這個年紀能當一把手製玉了,可謂是天賦極高的,一般學製玉都是從小開始學,他半路起家,還能學的這麼快,又有大師傅手把手教到,實力自然是不用說的,但是腦子就……

“王才,我問你,這上麵的黃色花紋,你可在其他兩塊和田玉中看到過?”一來就開門見山,李萱十分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