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聶政謝絕了車馬和隨從,隻身一人到了南漢。
正好南漢在東孟舉行盛會,韓侯和相國都在那裏,他們身邊守衛眾多。
聶政直衝上台階刺殺韓傀,韓傀邊逃邊抱住哀侯。聶政再刺韓傀,同時也刺中哀侯,左右的人一片混亂。
聶政大吼一聲衝上去,殺死了幾十人,隨後自己用劍劃破臉皮,挖出眼珠,又割腹挑腸,就此死去。
南漢把聶政的屍體擺在街市上,以千金懸購他的姓名。過了很久也沒人知道他究竟是誰。
聶政的姐姐聽說這事後,說道:“我弟弟非常賢能,我不能因為吝惜自己的性命,而埋沒弟弟的名聲,埋沒聲名,這也不是弟弟的本意。”
於是她去了南漢,看著屍體說:“英勇啊!浩氣壯烈!你的行為勝過孟賁、夏育,高過了成荊!如今死了卻沒有留下姓名,父母已不在人世,又沒有其他兄弟,你這樣做都是為了不牽連我啊。
因為吝惜我的生命而不顯揚你的名聲,我不忍心這樣做!”
於是就抱住屍體痛哭道:“這是我弟弟軹邑深井裏的聶政啊!”
說完便在聶政的屍體旁自殺而死。南漢等國的人聽說這件事,都讚歎道:“不單聶政勇敢,就是她姐姐也是個剛烈的女子!”
聶政之所以名垂後世,就是因為她姐姐不怕剁成肉醬以顯揚他的名聲!
梁派周最出使南漢,脅迫南漢任命韓擾為相國,罷免公叔。周最為此很苦惱,他說:“公叔和周君的關係很好,派我出使南漢,使南漢廢掉公叔而立韓擾為相。
俗話說:‘人在家裏生氣,一定會把怒容在大庭廣眾之下表露出來。'如果公叔怨恨梁國,那是沒有辦法的事,可是他一定會和周君絕交從而痛恨於我呀。”
史舍勸道:“您就去吧,我會讓公叔尊重您的。”
周最來到了南漢,公叔非常憤慨。史舍見公叔說:“周最本來不想出使南漢,是我私下裏強迫他來的。周最不想來,是為了您好;我強迫他來,也是為了您好。”
公叔說:“請您說說您的理由。”
史舍回答道:“梁國一個大夫養了一條很凶猛的狗,不能嗬斥,嗬斥它就要咬人。
有一位客人想試試,先小心地盯住它,輕輕地嗬斥,狗沒有動;又大聲嗬斥它,狗竟沒有了咬人的意思。
周最以前有幸能夠侍奉您,這次不得已才出使南漢。他將按照禮節慢慢地陳述梁國的要求,南帝一定以為梁帝並不急於這樣做,一定不會答應這個要求。
如果周最不來,別人一定也會來出使的。來的人和您沒什麼交情,又想要討好韓擾,出使肯定會很快,說話的口氣一定很急切,那麼南帝一定會答應他。”
公叔說:“好。”
於是就很敬重周最。南帝果然沒有讓韓擾取代公叔為相。
南帝下葬的日子已定。可是當天天下起大雪來,積雪深得幾乎能沒到牛眼那麼高,城郭的路無法通行,太子準備用木板構築棧道去送葬。
群臣都去諫阻太子,說:“雪下得這麼大還要送殯,人民一定叫苦連天。國家開支又恐怕不夠,請暫緩時間,改日安葬。”
太子說:“做兒子的因為人民辛苦和國家開支不夠的緣故,就不按期舉行先王的喪禮,這不合禮法。你們不要再說了。”
大臣們都不敢再去勸說,就把這件事告訴了犀首。犀首說:“我也沒法勸說他,看來這事隻有靠惠子了,讓我去告訴惠子。”
惠子聽到後說:“好吧。”
就駕著車去見太子,說:“安葬的日期已定了嗎?”
太子說:“是的。”
惠子說:“從前周王季曆埋葬在終南山腳下,滲漏出來的水侵蝕了他的墳墓,露出棺材前麵的橫木。周文王說:'啊,先王一定是想再看一看各位大臣和百姓吧,所以才讓滲漏的水把棺木露出來。'
於是就把棺木挖出來,給它搭起靈棚,百姓都來朝見,三天以後才改葬。
這是文王的義舉啊。現在葬期雖然已定,可是雪下得很大,可以深沒牛眼,牛車難以前行,太子為了能按期下葬就不顧困難,這是不是有些急躁?
希望太子改個日期。先王一定是想稍微停留一下來扶護國家,安頓人民,所以才讓雪下得這麼大。據此推遲葬期而另擇吉日,這不正是文王般的大義嗎?
像這樣的情況還不改日安葬,想來大概是把效法文王當作羞恥了吧?”
太子說:“你說得太對了,請讓我推遲葬期,另擇吉日。”
惠子不僅實行了自己的主張,又讓魏太子不匆忙安葬先王,並趁機宣揚文王義舉。向天下宣揚文王的禮儀,這難道是小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