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依然炎熱,不過陽光已經不再像之前那麼熾烈,甚至早上起床時,還會感到幾分寒意,估計再過一段時間,氣溫就會降下來。
不過相比長安,洛陽這邊的氣候的確宜人一些,至少夏天不像長安那麼炎熱,估計是因為洛陽這邊有山有水,使得這裏的氣候更好一些,夏天不像長安那麼熱,冬天也不像長安那麼冷。
張縱頂著大太陽站在城門前,時不時的向遠處的官道上張望幾眼,之前他來洛陽的時候,是李賢來迎接他,不過今天他卻是來迎接別人的,而這個人正是李治給他找來,頂替薛仁貴幫他設立武學堂的人。
之前張縱向李治提出,要建造一所專門的軍事學校,用來培養軍事方麵的人才,這也得到了李治的大力支持,現在這所軍事學校已經正式命名為皇家武學堂,之所以加上皇家兩個字,就是因為整個武學堂直接由李治這個皇帝主管,李治其實就是這所軍事學校的第一任校長。
當然了,李治也隻是名義上掌管武學堂,身為皇帝,他平時的政務都處理不完,哪有時間和精力去分管一個教育機構?所以還需要從大臣中挑選出一個合適的人選,負責處理武學堂的具體事務。
張縱隻是負責設立武學堂,比如武學堂的規劃、建設,以及學堂內部的一些機構設置,但日後的教學和人才向軍隊的輸送等等,他就管不了了,而這些就是他今天要迎接這個人要做的事情了。
隨著日近中午,氣溫也是直線上升,張縱不得不把外袍脫下去,這才感覺涼爽了一些,不過就在這時,忽然有人飛奔而來稟報道:“啟稟駙馬,裴尚書的車隊馬上到了!”
聽到要等的人終於來了,張縱也是精神一震,當下整了一個衣服,然後讓其它人做好迎接的準備,不一會的功夫,就見遠處的官道上有一支人馬緩緩而來。
所謂裴尚書,其實就是指右衛大將軍裴行儉,同時他還兼任著禮部尚書一職,或者說禮部尚書其實才是他的正職,至於右衛大將軍一職則是他兼任的。
說起裴行儉的出身,那也是相當的有名,他出身於河東裴氏,曾祖父、祖父都仕於北周,父親裴仁基,更是以勇猛善戰聞名,在前隋時參加滅亡陳朝、攻打吐穀渾和靺鞨的戰爭,屢立戰功,並且被授予光祿大夫一職。
另外裴行儉還有一個兄長,名叫裴行儼,更是隋末有名的猛將,號稱“萬人敵”,後世《隋唐演義》中,在十三條好漢中排名第三的裴元慶,原型就是裴行儼。
可以說裴行儉出身於軍事世家,但可惜的是,裴仁基和裴行儼在隋末時跟隨王世充,因為王世充稱帝,他們想要發動政變殺掉王世充,複立越王楊侗為帝,可惜事情泄露,導致裴氏父子全都被殺,甚至連所有親族也全都被誅殺。
裴行儉其實是裴仁基的遺腹子,當時裴仁基被殺時,裴行儉的母親也剛剛懷孕,並且趁著城中混亂時逃出了洛陽,這才給裴家保住了一條血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