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都打算登陸火星了,你怎麼看?”
被這聲音吸引了注意,陸舟轉頭看去,現在坐在自己旁邊的正是袁煥民院士,航科集團的總工程師。
前段時間在哈市的那次載人登月會議上,這老頭沒少刁難他,一直到後來祥瑞號試飛成功,才開始漸漸地不怎麼吭聲了。
摸不清他是什麼意思,陸舟尋思了一會兒,便笑了笑說。
“美國人打算登陸火星,和我陸某人有什麼關係?”
袁煥民微微愣了一下,隨即皺眉思忖了片刻,自言自語似地說道。
“你的意思是,咱們無需理會他們,走我們自己的路就好麼?原來如此,妙哉……”
陸舟:“……?”
啥玩意兒?
被這老頭這麼一打岔,陸舟還沒來得及把會議紀要過一遍,會議便開始了。
走到了台前,航天局辦公室的秘書宣讀了會議流程以及關於會議紀律的一些事項,然後將話筒讓給了科工局的一把手李局長。
直接站在了台上,李局長清了清嗓子,神色嚴肅的開口說道。
“很抱歉讓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坐在這裏,原本這場會議應該是下個月召開,但因為一些事情不得不提前了。”
雖然他沒有說具體是因為什麼事情,但台下眾人臉上多少都帶著幾分了然。
NASA高調宣布啟動阿瑞斯計劃,現在名義上並沒有針對華國,但無論是發射的時間安排還是投入的力度之大,都很明顯地劍指華國載人登月工程。
雖然雙方都沒有口頭上承認,甚至在某些領域還有合作,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場航天競賽已經進入了白熱化。
“昨天中央高層開會,總結出了兩條大致的方向。一條是緊追美國人的腳步,著手準備登陸火星。另一條則是繼續推進我們的月球戰略,鞏固我們的登月成果。”
“關於具體走哪條路線,還得請教諸位專家的意見。希望大家暢所欲言,不要顧忌什麼,哪怕是對這兩條發展路線都不認同,或者有什麼更好的想法,都可以提出來。”
李局長的話音落下,階梯會議室中傳開了竊竊私語的聲音。
這短短的兩句話,信息量卻不可謂不大。毫不誇張的說,今天會議的結果,將決定華國未來五年,甚至是十年的國家戰略,各大航天企業與研究單位,也將隨著政策的調整轉向“載人登火”,或者是繼續“月麵探索”。
因此,不少人臉上的表情都漸漸慎重了起來,開始認真思考這個問題。
這時候,一道沉穩的聲音從會議室的前排響起。
“我說兩句吧。”
看著坐在會議室前排的老人,李局長語氣客氣的說道。
“袁院士請講。”
緩緩站起身來,袁煥民停頓了片刻,不緊不慢地開口說道:“美國人打算登陸火星,那是他們的事情。我們不必自亂陣腳,做好自己眼下的工作便足矣。我認為,我們未來的發展焦點依舊在月球上,對於現階段來說,沒有什麼比鞏固我們在載人登月上取得的成果更加重要。”
袁老先生在航天界還是很有威望的,這句話說的也比較中肯,立刻得到了很多人的讚同。
當然也有一小部分人持保留的態度,或者說更支持緊追美國人的腳步,加大力度發展火星登陸技術,發展更大推力的火箭。
這無關於哪條路線更合適,僅僅隻是因為他們自己是研究火箭的,而不是航天器或者其他外空間設備的。
點頭示意袁老先生坐下之後,李局長將目光投向了同樣坐在第一排,正在翻著會議紀要的陸舟。
等了半天都沒見陸舟有開口的打算,終於忍不住說道。
“也請陸教授說些什麼吧。”
34815/427793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