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私會(1 / 3)

梧桐書院就在梧桐莊上,屬於山長汪山海的私人產業,書院裏學生四十餘人,都是通過考試後才入的學,而得汪山海親傳的隻有寥寥幾人。徐野跟其他人不同,他是汪山海教出來的學生,卻不願意成為汪山海親傳弟子。

“你已經是舉人老爺,他們都說你不必回來。”八九歲的小胖子蹲在樹下仰著頭,嘴角和下巴還粘著餅屑,汙黑的小手扶在膝頭。

“當我想來?”徐野翻身從樹杈上躍小。

汪山海乃當世大儒,門生遍布整個大越國,在朝廷掌握著極大的話語權。徐野是汪山海得意門生,但卻不是衣缽弟子。十年前徐則就反複叮囑過兒子,不能拜任何人為師,如果別人明示,覺得騎虎難下,便以有道士解過命,他沒有師徒緣為理由糊弄過去。

兒時的徐野並不太理解父親的意思,隨著年紀增長,對朝廷脈絡有了清晰認知後,才明白父親的用心良苦。拜師有時候跟站陣營沒分別。他們徐家有祖訓,隻做純臣,否則將被族人所不容,麵臨驅逐的懲戒。偶爾夜深人靜時他也會好奇父親那樣的性子和頭腦,不像是怕祖訓的人,父親為的大約還是他這個兒子吧……

“徐小六,有你的家書。”王木走過來,遞上一封略厚的信。

梧桐書院的學生有極富有的,也有極貧困的。沒錢的孩子怎麼辦,自然是要在莊子裏做活。比如伺候田地、看門做飯、修屋子、打掃。不過給有錢孩子私下洗衣打雜這種事在書院裏是不允許的。汪山海曾收留了幾個身有殘疾的流浪軍奴,隻有這幾個人才能接能賺錢的活。徐野的衣裳就是他們給洗。像王木這些外城普通百姓家的孩子,書院免了各類費用,他們就得輪流幹書院公共的雜事,包括傳信。

徐野道了謝,拿著信回到自己的小屋。

顧家雅會的帖子放在最下方,因為比較硬所以徐野先打開看了。其他的則是徐則的書信,內容隱晦地說了之前他查探的那件事,老四已經有眉目,於此,大理寺往後隻負責關注事態,等上頭有態度了再打算,在此期間不會牽涉進去。最後提到了顧家的帖子,讓他自己看著辦。

對於府上難得辦一次雅會,顧彥清和顧長煙兩兄妹是不上心的,所以當安姨娘隱晦的提醒顧長煙到那日別穿太豔麗,顧長煙也點頭了。她已有婚約在身,倒是省了不少麻煩。倒是顧彥清的不積極,令她這個做妹妹的有些不解。

“無論是我還是二哥,都不過是大哥的附屬。”言下之意是梁國公府現在以及將來,人脈、金錢、產業等等都與他們無關。除此之外,他們還必須要努力成長,以給顧彥雲當助力。

顧長煙心下微沉,緊緊握住對方的手,“哥哥再忍忍……”

顧彥清反握住她,“這話要我對妹妹說才對,委屈你再忍幾年。”梁國公府給他選的路是當顧彥雲的附屬,而給妹妹選的路何嚐不是當顧長惜的幫襯。他們兄妹倆早就不該對這個家抱有什麼期望。

說是“雅會”其實主要是請各家女眷和年輕子弟來互相認識一下,除了互相結識,增進感情之外,還有多半情況是長輩物色未來的女婿或者媳婦。顧長煙事先就跟顧彥清商量好了,就隻好生招呼他們請的那幾個人,別的不管。而不久之後,顧彥清也頗為感慨,妹妹的敏感謹慎,確實讓他們兄妹避開了不少麻煩。

翁齊敏領著翁樊到地方見著小兄妹時,就風風火火地撲上去,兩個小姑娘當眾抱成一團,好不開心。晚了一步的翁樊也想學姐姐那樣抱著顧長煙,但是被奶娘拉住了,同時收到顧彥清遞上的鮮奶糖,分了心就沒真鬧騰起來。

“你是不是還請了徐家小六?”翁齊敏牽著顧長煙的手問了一堆問題。

“已經來了,跟他相識的友人去了別處。”說是剛到門口就碰上了相熟的幾位世家子弟,招呼都沒來得及打就被拉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