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跟皇上爭利啊(1 / 3)

不過薛有誌一連幾次跟世家過不去,也是要付出相應代價的。承啟帝的桌案上就堆了一疊參他濫抓無辜,給無良商賈當保護傘的奏折。承啟帝知道金陵知府跟商賈合作辦長跑賽,給朝廷掙了一大筆錢。卻不知這保護傘又是怎麼意思。

“徐卿你看看。”他用筆頭點了點那疊折子。

徐則上前,每一本都隨意翻了翻,然後全丟到門口外。

承啟帝:“……”

“通篇廢話。”

“……嗯。”承啟帝點了點頭。他本來也沒信,隻是徐則這麼火大又是為什麼?

薛有誌可不是徐則的人。

一直坐在下方,幾乎昏昏欲睡的左相海誌突然掀開眼皮,“皇上,臣偶然聽聞江南不少人明目張膽私挖礦脈,沒憑沒據的臣起初半分不信,哪知臣半年前的逃奴昨日被抓獲,手裏拽著此物。臣不敢欺瞞皇上,臣用了私刑才問出是從太華山那邊所得,這些都要送往江南。”海誌將手裏一塊金燦燦的石頭交給長順。

承啟帝哪裏還有那個閑心琢磨徐則腦子裏想什麼。誰不知道海誌幾十年如一日的和稀泥,倚老賣老混日子,甚少刻意針對什麼人什麼事。今日會突然說這番話,顯然是有些人又忘了大越姓什麼了。

梁國公府

小兄妹在金陵的事沒有大範圍在京城中擴散,但奇跡般地傳進了顧家人耳朵裏。尤其聽說他們改名換姓,男的考上了秀才,女的生意做得很大。兩人離開顧家後日子過得風生水起。什麼心情的人都有。

就因為這個消息,顧長惜和顧長瑜不約而同地回到娘家,要顧政和老太太給個說法,是不是背著她們悄悄支持程寒程馥兄妹。尤其是顧長惜,剛出嫁沒多久,花用隻多不少,得知顧長瑜嫁妝單以及聘祝婷的禮單後,對顧政就有了埋怨。憑什麼這些小娘、庶女的能從顧家撈這麼多。

婚事上,她帶走了國公府將近一半的財產,按理說應當感激父親的一番疼愛之心。偏她向來不是個大方的,別人喝點她吃剩的菜湯,她都不太樂意。

因為在她眼裏,顧家將來是她和她哥哥的,現在顧家這些人每多花一文錢,就等同於掏她和顧彥雲的錢。

老太太笑著安撫她:“都是自家弟弟妹妹,將來還不是你的助力。”她努力給顧政使眼色,讓他不要否認。

在場的祝婷、顧長瑜、安姨娘、林姨娘都看明白了老太太的意思,暗暗驚訝她竟有臉這般,隻有顧長惜信了老太太的說辭,以為大家不吭聲是默認了程家兄妹有今天,都是顧家在背後幫扶。

顧政卻沒有老太太想得那麼簡單,首先他們目前隻有兩兄妹在金陵的消息,但更多的細節一無所知。再有,江南水深,這對小兄妹如何小小年紀在金陵站穩腳跟,本身就很值得深究一番。

在他有限的記憶力,這對子女不愛跟人打交道,也不怎麼愛說話,若非生得一張好皮相,存在感估計連顧彥雲的通房丫鬟都不如。他不認為憑他們自己的本事能有這般大的造化。所以他非但不會隨了老太太的願,認回他們,還會小心提防。

要知道,萬一他們的確沒走正道,國公府貿然認回他們,那就是給自己埋下巨大的隱患。

“他們兄妹違反家規被除族是不爭的事實,我隻後悔沒親手了結他們。怎麼還會浪費一顆米糧。夫人手上的賬目清清楚楚。你們若是不信,隻管去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