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救命之恩?(1 / 3)

吳真真不大情願,最終磨磨唧唧地數了三千兩銀票給吳真柔。

姐妹倆大吵了一架,吳真柔打了吳真真,並罵她白眼狼,小時候白疼她了。郭氏得知後著急但不敢勸架,生怕最後還是得自己掏錢解決大女兒的難題。

當晚吳真柔就帶著人離開了金陵。出了城門沒有順官道回杭州,而是走了一段後拐進了莊子……

後來的事程馥之前就知道了,吳真柔讓自己的心腹悄悄回城,聯絡了早就收為己用的郭氏心腹,神不知鬼不覺地竊取了郭氏的私房和公中的部分現銀,合計四十萬兩。

事發後吳令佐和郭氏不是沒有懷疑過她,但那幾天靠近過這兩個地方的,五個手指頭數的出來。而吳真柔當時也早不在金陵,她帶來的人也都沒有留在府上,這個盜竊的罪名扣不到她頭上。

最妙的地方在於吳真柔回到溫家後,特地寫了封信回金陵,痛斥父母在這件事上沒有考慮過她的處境,沒有考慮過溫、吳兩家百年的情誼。還說如今自己在溫家抬不起頭都是拜娘家所賜。

吳真柔不敢告訴公婆錢來源的真相,隻說自己咬牙賣了部分嫁妝又找人借了點,結果還是被她婆母噴了個狗血淋頭。認為她沒有跟丈夫商量,就擅自把將來要給兒女繼承的嫁妝折現來填溫家的虧空。

不過畢竟拿到錢了,溫母發泄完後對她態度就恢複如常了,隻是沒告訴她,溫放依舊去了金陵,找吳家要六萬兩。

吳家這邊倒是真為錢愁上了,兒子上京要打點,要花用,小女兒的嫁妝還在不斷添置,樁樁件件都是支出,府上又剛丟了大錢,族人那邊沒一個主動來上供的,郭氏急得嘴角都起了泡。

吳家窮人不少,可富人也很多,溫、郭兩家各要六萬兩,加上先前宗家被盜的四十萬兩,還有每家該添給吳真真壓箱的一千兩……郭氏不想再等了,反正於宗家來說,族人也屬於族產,族人天生就是要供養宗家。

在她的折騰下,吳家又是雞飛狗跳,每天都是鬧劇。

“吳令修有沒有找吳纓?”小姑娘比較在意這個。

林梆道:“送了帖子來請主子去喝喬遷宴呢。聽說主子不在金陵,便作罷了。”

“警惕些總沒錯。”誰知道吳令修為了讓吳纓支持自己,背地裏會玩什麼花招。

林梆很是認可,“您放心,我們有分寸。”

高升的信在傍晚到達程家,翠兒依舊沒有消息,她娘家人每天以淚洗麵,快活不下去了。高升無法,隻能派人去照顧他們,別讓他們尋短見。

武定郡王府要送進宮裏的一共三個人,其中一位是郡王最小的妹子,因為總不樂意嫁人賴在家裏,被寧夫人瞧不順眼。

高升在信中說雲台子給這幾位女子改了命,最次也能撈個妃位。程馥失笑,突然有點想認識認識這位雲台子了。既然這麼神仙,怎麼能被趕出清涼山的,別說他早算出自己有這一劫。

除了董主事的事他不便再跟進之外,其他事情都順利,信的結尾處他告訴了她一個不大好的消息。翁兆豐把那位衛姨娘抬為正妻了,甚至因為此事被禦史彈劾。皇上沒有罷他的官,但照情形,前程也到此為止,不可能再往上了。

“失心瘋了吧。”程馥氣得把信拍在桌上。

真不敢想象翁齊敏姐弟得知後會有多傷心。

東橋縣

徐野到達縣城後發現跟上報的情況不同,沒瞧見所謂的民亂,就是有些蕭條。百姓們沒什麼活力,看外地人就像在看隨時會偷自己東西的賊,眼神盡是提防。

他們一行沒有直接上縣衙,找了個不起眼的客店做落腳點,然後在縣城裏兜圈子。喝喝茶吃吃飯,了解民生順帶打探民亂的事是否存在。

在找了不同的人打聽後,徐野三人得知二十裏外的梨木鎮最近有點紛爭,但遠夠不上朝廷定義的民亂規模,而丁達人現在就在梨木鎮。

梨木鎮算是東橋縣下屬人口最多的區域,不過看起來比縣城還蕭條,唯一的一條官道上十來步就能見著一個乞丐,有時候是一家子在乞討。隨徐野下來的兩位官差都吃驚了,不知道的還以為是災年呢。

“梨木鎮有兩大本地勢力,一方以王羨為首,一方以花同賀為首,本來這兩家就水火不容,但大族囤地愈發霸道後,兩家就結了盟,後來還頻繁聯姻,家中讀書人一多,倒也漸漸擺脫了泥腿豪紳的名頭。

王、花兩家本來又準備聯姻,結果花家少爺被大族女給瞧上了,死活要嫁他,花家也不厚道,那位花少爺老早就嫌棄王家小姐平庸也不悔婚,見婚期近了著急了,竟然夥同那雷小姐把王小姐騙出來,讓乞丐給奸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