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我不信他們會來(2 / 3)

周芳豔在一旁當擺設,沒有要參與話題的打算。

不過總有人喜歡惹她氣不順。

安姨娘挺著沒顯懷的肚子急吼吼地衝進來,“世子可算回京了……”安姨娘噗通跪在了顧彥雲跟前。

“姨娘您這是做什麼?”顧彥雲覺得一頭漿糊。

安姨娘先是為顧長惜紅顏薄命而哭,數落沛國公是個蛇窟,又罵祝婷該被天打雷劈,接著指責顧彥雅和程寒程馥沒良心,罵夠了就開始撕心裂肺的嚎,訴說顧長瑜是個多好的孩子,從小孝順祖母和父親,敬重兄姐,善待下人,即便嫁入威遠侯府都是出於無奈,若是當初沒有嫁過去,就不會被人坑害,落得這樣的結局。

顧彥雲聽得雲裏霧裏,好像跟自己回來之前所了解到的情況不一樣,而且怎麼還有顧彥雅、顧彥清和顧長煙的事?他正要開口細問,顧老太先了一步,“我們顧家如今風雨飄搖,沒那個力氣也沒那個膽子去跟朝廷對著幹。”

她本質趨利避害,顧政多少有些隨了她。顧長瑜風光的時候,他們與有榮焉,顧長瑜被打入泥裏,那便是潑出去的水,撇清幹係比誰都快。

安姨娘一聽這話就收了眼淚,抓著婢女的手站起來,“風雲飄搖?這是誰造成的?為了一個顧長惜你們造了多少孽,顧彥雅、顧彥清、顧長煙如今在哪兒呢?為了一個顧長惜,好好的簪纓世家名聲掃地,成為大越笑柄。”她憤恨地轉向已經愣在原地的顧彥雲,“你早該回來了,看看這個家如今是什麼光景。小姨今天話放在這兒,顧長瑜有個三長兩短,你可就沒有親妹子了。”

周芳豔不喜她占上風,譏諷道:“姨娘真是生了一張顛倒是非的好嘴,人證物證都在大理寺,顧長瑜無從抵賴。您要公爹和世子去為死罪之人奔走……您當咱們有通天本事不成?”

就算顧政和顧彥雲要幫顧長瑜脫罪,她也會極力反對。這種板上釘釘的死罪若想改判,再蠢笨的人都知道要付出極大的代價。她身後的周家這兩年才稍微恢複些元氣,她不願意娘家再牽扯進什麼事裏。

安姨娘往前一步,“什麼人證物證具在,那分明就是被陷害的。”

周芳豔翻了個白眼,退後一步,不想大過年的跟她耍嘴皮子,轉身對顧政道:“公爹,既然安姨娘堅稱席少夫人被誣陷,質疑大理寺斷案。兒媳建議除了安姨娘的妾籍,放她出去自立門戶,以後她擊鼓鳴冤也好,宮門長跪也罷,都與國公府無關。”

“你……哎呀我肚子好痛……”安姨娘捂著肚子,往身後的仆婦靠。

好些年沒有經曆這種場麵的顧彥雲有些不確定安姨娘到底是裝的還是真的,“要不要請大夫?”

周芳豔笑起來,“對,還是請大夫來診一診才穩妥。”

顧老太不喜歡周芳豔,也不喜歡安姨娘,但大夫初診說安姨娘這胎是兒子,她怎麼也要好吃好喝的供著,直到孩子生下來再處置生母。“你回去歇著吧,長瑜的案子我們再議議。”大除夕的,為個犯婦鬧得家宅不寧,顧家來年好不了。

安姨娘還想跟周芳豔分辨,卻發現所有人的目光都帶著厭煩,顧政甚至不願意看她。無可奈何,她把一肚子火氣暫時壓在心口,狠狠地瞪了周芳豔,轉身頭也不回的離開了。

安姨娘這一鬧,顧家年夜飯吃得索然無味,飯畢也沒了敘舊的心思,磕了頭便各回各院。

周芳豔挽著顧彥雲的胳膊,“這個家我當不了,你也當不了。要麼你把我帶去金城關,要麼你提前襲爵。否則顧家敗落是遲早的事。”

顧彥雲想笑,“哪就要敗落了?”在外多年,家中發生的事全靠書信,深知不是全貌,這也是他想調回京城的原因之一,顧家再難他也要撐住。

周芳豔沒好氣,“我說的不算,省得你祖母怪我搬弄是非。你現在手頭上也有點人,自己去查一查便知。顧長惜到底做了什麼,又是怎麼死的,席家和顧長瑜到底是不是被冤枉。你父親和祖母又是怎麼應對的。”

說完她有些沮喪地歎了口氣。

顧彥雲拍了拍她的手安,“好,我自己去查。”

“對了,我聽說顧彥清和顧長煙回京了?”

周芳豔神色不自然,“是在京城。”

想起父親不久之前才告誡她不要沒事跟程家兄妹過不去,周晉現在是周氏一族最大的財力支持,而周晉的合作夥伴就是程馥。

“不過他們已經不是顧家人了。”她好意提醒。

顧彥雲當即反駁,“改名換姓就不是顧家人?他們身上流著顧家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