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1 / 3)

“籃球賽?CBA?”

“你怎麼不說NBA呢……”

“NBA還沒到時候(沒)呢。”我一本正經的解釋道。

“這倆時間差有那麼大嗎?”

“……我也不知道。”

我撓了撓頭——畢竟自己不算是死忠:雖然練過一段時間籃球,但並不像其他大部分隊友那樣,因為崇拜哪一位球星或是對籃球的熱愛而參加,我主要是為了減肥(雖然失敗了)。比起類似於球星、流行樂、電子遊戲、明星這一類流行元素,我更喜歡看看書,研究研究曆史。雖然人各有誌不可強求,喜好不同也不犯法,不過這也導致了我與同齡人交流的話題的匱乏。

小學六年級的時候,大家都不再像低年級那樣隻知道瘋鬧,而是“臭美”起來了。當同學們為歌星癡迷時,我因為聽不懂還硬要參與話題,被狠狠的戲耍了一番,還在“校花”麵前被拿來與她喜歡的樂隊作比較:一個自恃帥氣的“班草”問道自己與她喜歡的樂隊主唱比誰更帥,“校花”猶豫了。而總是精神不集中,“哪有事哪到”,愛湊熱鬧的性格招人煩的我無意中注意到了他們的對話,回頭看了過去。正好沒話可接的“班草”就像看見“母豬上樹了”一般,眼中發光,指著我問道:“那跟它比呢?”——“校花”並沒有說話,重重的點著頭,滿臉都是歡笑……我這簡直就是千裏送人頭,自取其辱啊……

不過這麼久的事了,我還能記住——我也是真能記仇啊……

初高中後,吃一塹長一智的我完全隻和男同胞們一起聊天(其實以前也沒和異性有過什麼接觸,就連常有的“欺負”喜歡的女生的事情都幾乎沒有過——也不隻是太成熟了還是“開竅”晚),因為學校內都不準踢足球——連場地都沒有,所以一個球幾乎一個班的男生都能玩的上籃球成為了我們下課、放學、休息日時最為首選的項目。而且同學中不乏有許多好手,和鄰班友誼賽的時候,就連有過幾年經驗的我都上不了首發(其實技術問題並不是最主要的),其中幾個幾乎每次打球都在一起的同學是真的“癡迷”這項運動,用他們的話說就是“無籃球不少年”的感覺。而且他們隻要是籃球比賽,無論NBA、CBA、籃球世錦賽、奧運會……隻要是有籃球比賽,無論早晚與否,是不是要上學有作業,他們都會追著直播看——儼然就是小球迷。當然,他們最為看重的還是NBA這項世界頂尖的籃球賽事,對其中各自支持喜愛的球星和隊伍也都如數家珍,以至於前一天看完比賽,第二天打球的時候就要不斷嚐試著學到的步伐、姿勢、動作,在成功的那一刻甚至比考了滿分還要激動。如果打球的時候還有女生加油觀戰,比賽就完全成了表演秀,輸贏是一時的,帥才是一輩子的。哪怕輸球了,隻要動作帥氣、姿態優美能引來異性的目光與歡呼就夠了——每當這種時候,本就心裏素質低下的我都會成為背景板,以我龐大的一堵牆一般的身軀來反襯出對手的威風凜凜、勢不可擋……而當我和這些運動同伴們同行時,不是因為聽不懂球星球賽的話題而無言跟在後麵,要不就是沒有共同語言而沉默不語——即使上了大學之後也是如此,明明在人群中還能有些交流,而在兩人相伴時幾乎沒了言語……所以我更喜歡獨處——畢竟每個人都是孤獨的……

“不知道你胡說什麼?”趙哥扶了下眼睛,繼續說道,“我說的是咱們單位內部組織的球賽——各機關、部門之間進行比賽,如果打得好了就可以代表單位出戰全市各單位籃球比賽:說是全市,其實也沒多少單位參加,基本參賽就能有個名次——不過這也是為數不多的僅憑特長就能給單位爭光,為自己增添榮譽的好機會了!”

“真的嗎?”

我有些動心了,雖然不喜歡逢迎、出風頭這一類事情,但是對於偏安一隅、籍籍無名的我來說,這是一次能夠免費提升聲望也許可能改變命運的好機會,一定要把握住;萬一就像許多人勸我的那樣,在這裏呆的時間久了,即使不被遺忘,也毫無成就,白白浪費時間——而且自己不是小孩子了,要為自己的將來考慮……

“是什麼時候啊?”

“本來是國慶節之前,但是今年的安保工作——估計要拖到十月份甚至十一月——這都是沒一定的事,你就先準備著吧,等報名的時候讓老秦把你報上就行了。”

說完後,趙哥就繼續向車站大廳走去了,我也乖乖的跟在他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