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期間,幾名運動員有兩個固定的基礎練習項目,一是降低肌肉傳導的中間損耗,二是手腕以及肩膀的力量練習,就類似於拿著超級大的茄子繞頭轉圈。
但是這種練習的提升,前期是很快的,隨後就是漫長的機械練習,並且根本看不到效果,提升緩慢,偶爾還會下降,內米亞爾斯覺得,到了這個階段隻能是繼續堅持,練上幾個月可能才會有一些看得見的進步,所以這兩項在幾後就減量了,接下來他主要講的就是具體的技術動作。
內米亞爾斯道:“過胸摔我們一開始就糾正了,這個就不再了,接下來我要講一下過背摔。”
“來一個學員跟我一起為大家做一個演示,換一個人吧,這位陳磊同學,我們一起為大家做演示吧。”
內米亞爾斯先是抓好了把位,他講道:“把位肯定跟你們柔道不同,畢竟沒有道服,但是抓把的原理跟柔道是一致的,左手握住對手的大臂,右手從對手的右腋穿過,扣住對手的肩膀,帶著對手往後退,走走走,背步轉身,摔!”
“砰”的一聲,陳磊拔地而起,他被幹脆利索的摔倒在地,依舊很輕鬆,動作流暢沒有阻滯,一切看起來都那麼標準和自然,這就是一個高手應有的表現。
在現實比賽中,有很多運動員的動作花裏胡哨的,看上去漂亮好看,但爆發力不行,能判斷爆發力是否到位的標準就是聽砸地的聲音,砸地聲音越脆,爆發力越強,明力的傳導損耗越,技術動作也標準。
這種看起來平平常常,動作簡單直接,但卻是絕對的高手,高手中的高手。
講完這個動作,內米亞爾斯又道:“你們看,這個動作是不是特別眼熟?其實跟你們的大腰動作特別像,你要問我區別其實就是頂胯的幅度,或者扭腰的幅度問題,而在比賽當中,這種區別根本就表現不出來,因為你會用最大的力量摔倒對手,動作能做成什麼樣,那隻有根據當時的環境而定。”
“所以接下來,你們還是要根據那台評測機,確定你背步轉身以及扭腰最適合的幅度,爆發力最大的就是最合適的,練成本能就是屬於你的技術動作,別人想學也隻能學到一個形,而學不到精髓。”
機位學員聽著內米亞爾斯的講話,覺得他的特別有道理,其實他們都是很有經驗的運動員,一路走來都現在,他們也曾模仿過很多運動員的成名技,但是凡事模仿的都沒有做的好的,其中原因當然就是沒有找到合適自己的動作標準,因為每個人的人體都是不一樣的,所以想發揮出最大的爆發力,做出來的技術也不能完全照搬標準。
但是標準的意義在於能保留一套完成的傳承,而有了這個標準,所有的運動員或者愛好者都可以參照其標準進行學習,當有了一定的基礎後,所有人就可以根據自身條件,練一些隻屬於自己的技術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