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柔道運動員來說,最基礎和最實用的就是速度和力量,準確的說就是“爆發力”,快速的用出最大的力量就是爆發力。
這個力量想練好實在是太難了,當然,當對手運用爆發力攻擊的時候,是要能抗過對手的爆發力的,所以力量練習要練外部抵抗練習以及克服自己身體重量的練習。
外部抵抗練習需要運動到杠鈴、壺鈴或者跟同伴一起練習,其實陸川天天帶著他們練,也就是他們平時背人、扛人跑等訓練項目。
克服自己身體重量的練習,包括爬繩、跳躍等等項目的練習,也就是在國家柔道裏,薛浩東他們看到的那些雙手抓著繩子往上爬的訓練。
瓦列裏還講了耐力的訓練方法,他講道:“球類運動可以發展普通耐力,奔跑是該活動的主要組成部分。”
“好,最後講一下速度訓練方法,提高反應速度,比如接力跑,移動式運動和球類運動,當然最高級的能力就是預判了,如果你能通過對手的姿勢、表情、激動狀態做出反應,那麼你就具備了預判能力,有了預判能力,在實戰對抗中是一個極大的優勢。”
當翻譯翻譯出這句話講給薛浩東他們聽的時候,薛浩東、陳天磊、朱雨辰和巴根都齊齊的看向韓修傑,他們知道,他們的隊伍裏確實有個變態,韓修傑目前的預判能力他們一無所知,因為韓修傑已經很久不用了,他好像在一直在修煉著什麼,至於到底是什麼,他們也不清楚,他們隻知道的是,這家夥未來不可限量。
瓦列裏經過二十幾天的努力,終於把所有的內容講完了,其中有他的比賽經驗,有柔道的技術分析也有俄洛斯特有的桑搏,總體說,他講得非常有邏輯,並且是成體係的,但是由於內容過多,真正吸收的也就不到三成,除韓修傑之外,這種變態能吸收多少,隻有他自己知道。
最後的幾天時間,韓修傑等人要輪番跟俄洛斯的新生代選手交流切磋,這對他們來說也是一大巨大的考驗,但是能挺過去的話,會有一個很大的提高,實戰是最考驗人的,這一點他們很清楚。
當然,陸川團隊的所有成員都是不怕切磋的,隻是韓修傑個人有個擔心,他長時間沒有訓練,體能一直沒提上來,即使這些天一直在努力跟,他還是發現自己是最吃力的那個,而這種高密度的切磋,反而對體能的要求是特別大的。
“怎麼辦?”韓修傑又開始動腦筋了,他必須想一個快速摔倒對手的辦法,或者能省勁也行,隻要不較勁僵持太久,他應該能打很多場。
“預判……”韓修傑已經很久沒有用這個能力了,原因是他想再其他方麵提高一下,他很清楚自己的軟肋是什麼,說白了就是體能,力量和速度也隻能算中上等,不能算頂尖,也許有人會問,中上等就已經很不錯了,是不是韓修傑要求太高了?
但是真踏上這條路才發現,體育競技太殘酷了,除非頂尖人才,否則來出頭的機會都沒有,而且觀眾都喜歡看冠軍,不是冠軍不配擁有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