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劇本(2 / 2)

另外,製片方不一定是製作方/承製方,後者隻是像承包工程似的來料加工,不參與投資,不參與發行,從製片方手裏得到製作費,掙點辛苦錢。

其實,還有叫“中數代理費”的要支出給中影數字電影發展(北京)有限公司,而且是根據你票房有沒有超過6億來分別征收的,為了避免大家混亂就直接忽略吧。

其實大家從中就可以看到,影片大賣,其實獲利最多的是影院,至少50%,穩賺不賠。

但是分兩麵看,你也要有影院才行啊,不是實力特別雄厚的,你根本沒那麼多資本蓋影院,因為影院投資真的需要很多錢。

像是旺達就厲害了,本身就有自己的影院和院線,現在還搞影片製作,發行,可謂是一條龍上下通吃,絕對的影視圈大佬。

了這麼多,就以吳景傾家蕩產抵押房產8000萬投資的《戰狼》來舉例明。

總票房:568億。

淨票房:568*0917=508億。

製片與發行方:508*04=9億。

製片方與發行方的約定是8億以下,製片方占88%,發行方占1%,8至15億,製片方占75%,發行方占5%,15億以上,製片方占85%,發行方占15%

製片方:9*085=190億。

製片方中的投資方包括北京登峰國際(吳景自己公司)、嘲風影業、春秋時代(霍爾果斯)、捷成世紀、霍爾果斯橙子映像(董事長是鄧潮)以及登峰國際(霍爾果斯)。

看投資方有些多,直接看投資占比吧,吳景是8000萬,拍攝成本大概是15億。

吳景:190*08/15=1015億。(這些都是大概算的,還有很多不一定準確,比如成本問題等)

這10個多億還要去掉8000萬成本,以及吳景公司及個人的稅收,最後吳景應該能夠得到近9個億,這也是無數人幾輩子都得不到的財富。

完這些,回到現實。三部電影裏《瘋狂的鑽石》的投資回報率最高,但是這部電影已經在今年的6月0日上映了,隻能去掉。

《夜市》的投資成本最低,回報率也略高於《囧途》,看起來最合適。

但其實陳麟更看重《囧途》,因為這是一個係列片,而且是一個大賣特賣的係列片。

主演徐山爭因為執導這個囧係列,不僅是錢掙得盆滿缽滿,更是一躍成為最受資本青睞,最受明星追捧的頂級大導演之一。

囧係列是一個聚寶盆,不過現在版權在自己手裏,無論如何自己都會大大受益。

喜劇片就暫定《夜市》與《囧途》,然後就是青春片了。

青春片有很多,自從趙燕子的《致我們的青春》票房大爆之後,一大波青春片紛紛上映。

《同桌的他》、《匆匆那些年》、《梔子花又開》、《右耳》等等等,一時間大家都被青春片包圍了。

青春片主要賣的是情懷,你要是好好拍大家的青春也還可以,但是幾乎每部都是墮胎、悲劇、狗血這就讓人受不了了,青春片簡直是被玩壞了。

所以,很多的青春片都被觀眾大罵,經曆過這麼多爛片的洗禮後,大家也都理性觀影,拒絕爛片。

當然也不是沒有好的青春片,《那些年》、《把我哥帶走》、《我的女孩時代》等等。

要影響力最大的當然是《那些年》、《致我們的青春》以及《我的女孩時代》。

《那些年》與《致我們的青春》都是根據改編的劇本,這兩本作者現在應該已經在寫了,涉及到一個版權問題,隻有《我的女孩時代》是原創電影。

所以青春片的話就暫定一部《我的女孩時代》,另外兩部到是可以去問問版權,如果有機會的話就買下來,將來可以自己拍,又或者以版權為由參與投資都可以。

那麼現在劇本就暫時定下了《夜市》、《囧途》以及《我的女孩時代》。

用哪本作為自己的敲門磚,開始自己的第一次導演之旅呢。

“九,想什麼呢,這麼入神,十幾分鍾了一動不動。”李四看到陳麟似乎一直在思考,聲問道。

“我在考慮自己的第一部電影劇本。”陳麟聞言隨口道。

“電影劇本?!”李四聞言雙眼圓睜驚呼道。

坐在另一邊的王二和張三聽到驚呼聲也轉過頭來。

“九要拍電影。”李四看到兩人的疑惑急聲道。

“拍電影?早著呢,我隻是在考慮劇本。”陳麟聞言趕緊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