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錦上需添花(1 / 3)

孫青朔,百裏秦以及高太傅等人被安排在青紗帳邊角的一隅。幾人圍桌而坐,在桌對麵有一坤道女道士正在為他們煮茶。坤道一麵細致的烹飪茶葉,一麵為這幾位客人介紹著將要喝的茶,細致的講出烹茶的水的來源。茶是來自鳳凰山上的鳳凰花茶,雖為花茶,卻並不是真正的花茶,而是鳳凰山獨有的大樹茶。名曰花茶,是因為此茶在喝進嘴的瞬間有一絲淡淡的花香,然後瞬間即逝,再品嚐到的便是茶的濃鬱香氣。這花香的來源便是茶樹周圍漫山遍野的山花。每年清明時節,鳳凰山東麵的山花便逐漸開放,茶樹茶葉便在花海中吸足花的香氣,於是采摘的茶葉便含有淡淡的香味。

烹茶的水更是來源曲折。坤道言道,這大陸之中烹茶最秒的水有兩種,一為巴渝雪山上的雪山之水,二為蜀國西北未知之地的火山之水。二處的水雖然最秒,但各自又有不可避免的缺陷,巴渝雪山的水太柔,無論怎麼將水燒開也不能浸泡出茶葉的所有營養,自然香氣也就不夠。未知之地的火山水又太硬,對茶葉的傷害也大。為絕之處在於,在蜀國的北部,未知之地蔓延的山脈之中,有一汪泉水,將未知之地的火山水引到了鳳凰平原的北部,在這與巴渝雪山上流下的雪水彙合,又經過八百裏青山,在鳳凰平原彙入鳳凰江。此時泡茶所用的水,便是取自還未彙入鳳凰江的冰火之水。冰火相會,去掉了各自的缺陷,彌補了雙方的不足,以此水沏茶,當是世間極品。

烹茶的坤道言的緩慢,烹茶更是極為講究,每拿起一件烹茶器物,又是將此物件的來源出處娓娓道來,聽的在場各位目瞪口呆。之中百裏秦問過,不就是喝個茶,為何如此講究。漂亮的坤道望著百裏秦輕輕一笑,“公子有所不知,我們修道之人,可以不食人間煙火,但這茶,乃山中靈氣彙集之精華,我們不能不飲。我們於這茶,就如同凡人於生活中的飯菜。自錦上便在這道中,也聽聞世間對飯菜的講究極深。同樣從食材到烹飪技巧,乃至後來的盛菜器物講究頗深。我們道門中人不戀飯菜,就戀口清茶,講究講究也不會過分吧。”,這坤道道號錦上,錦上的一番話讓百裏秦反而不好意思起來。

“公子請嚐,看看我們這個講究到底值不值當。”言語間這錦上已將烹好的第一杯茶遞至百裏秦麵前。

百裏秦接過茶杯,仰頭一口悶了進去。見著百裏秦這種喝法,自然知道他是不諳茶道,錦上淡淡一笑,言語間沒有絲毫嘲笑之意,“公子慢點,心燙著。”?接著便給其他客人斟滿茶水。

孫青朔見百裏秦如此,也是淡淡一笑,舉起自己麵前的茶盞,先是放於鼻前聞了聞鳳凰花茶的香氣,然後輕抿一口,吧嗒了下嘴巴,讚不絕口的道“果真好茶。”本來上午出門的時候孫青朔內心極為焦急,但見著大祭司便是花日紅後,焦急的心情頓時輕鬆許多,才有此時能夠安心品茶的心情。品到這茶如此絕妙,一時也就多跟了幾盞。

在別處商議的大祭司以及各位長老們又是爭論了許久,眼見到了中午時分。跟著又有許多道眾送進許多食盒,內裝許多精致吃食,雖然都是以清淡素食為主,但做法極其講究,這也是在別處品嚐不到的東西。

在見到的所有道眾之中,孫青朔發現男女幾乎各占一半。這讓他也深深的體會到道家陰陽調和,男女平衡的道理,在蜀國王宮中呆的這許多時日,道教的許多觀念已經慢慢的在孫青朔心中產生了漣漪。道教的追求自然,救人濟世的教義很讓孫青朔共鳴,自此以後,孫青朔同樣也會走上修道的道路。

午飯結束之後,錦上安頓各位就地歇息片刻,然後便退出了青紗帳。因為有花日紅在,大家也就輕鬆了下來,沒有早上進帳時的劍拔弩張。有這好吃好喝的款待著,大家都不禁對這高深莫測的花日紅更是格外看待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