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楚武王另外幾個受寵的兒子卻對王子貲嗤之以鼻。他們嘲笑他說,用一張嘴滅亡一個國家哪算得上什麼豐功偉績?國家的威嚴應當建立在鐵與血的對抗之上;應當用武力而不是陰謀詭計去征服敵人。
楚武王告誡兒子們說,敵人失去抵抗的勇氣是對楚國最大的屈服,也最能體現楚國的威嚴。猛犬遇到狼還敢於搏鬥,但是遇到虎卻隻能逃跑或乖乖就擒;難道狼比虎更強大、更有威嚴?如果楚軍經常獲得慘勝,那麼國家離滅亡也就不遠了!
在其後的若幹年中,楚國國內和周邊的環境相當穩定。為加強對長江中下遊、漢水和淮水流域的控製,楚人決定把都城從丹陽向東遷到郢。
正在楚人按部就班執行遷都計劃時,隨國又出亂子了。原來周莊王即位後就被內憂外患搞得焦頭爛額。莊王後來平定了王子克之亂,穩定了王室政局,然後就開始著手處理外患了。王室最大的憂患本來非鄭國莫屬,但鄭國此時已經淪為非主流國家,再找鄭國的麻煩就有種欺軟怕硬的嫌疑。
不過莊王真的很怕硬啊!楚國公然稱王,與東周分庭抗禮;但周莊王卻不敢、也無法討伐楚國。但是莊王仍然想找找楚國人的晦氣,結果卻把隨侯召進王城。
莊王把對楚國的怒氣全部撒到隨國人身上,他說道:“荊蠻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都是王室的仆人,先王封建隨國時也決不是要隨侯去效忠那個仆人的。先王命令隨國抵抗荊蠻東擴,但是看看你都做了什麼吧:你在隨國毫發無損的情況下與荊蠻結盟,並且急不可耐地跑到王城為熊通請求爵位,就好像接受主人的命令一樣!
“先王對你進行訓誡,要求你忠於王職;可你呢,回國後馬上就把熊通奉為自己的主子了!不穀不想欺負一個小國之君,但是會消滅一個敵對的小國。你回去考慮一下,盡快做出選擇。不穀會根據你的選擇來決定是否率領大軍從隨國土地上碾壓過去。”
隨侯受到了極大的驚嚇,立即中止了與楚國的交往。楚武王大怒。決定再次遠征隨國。
太子考慮到父親年事已高,流著眼淚勸他不要動怒,並請求他允許自己代替父親率軍出征。
但是楚武王說:“不穀正因為已經老了,所以出征的機會才越來越少了,這次恐怕就是最後一次了。隨侯是我的老對手,如果生前不能降服隨國,死後鬼魂也不會獲得安寧。”
楚武王五十一年正月,楚國準備興師伐隨。楚軍原先的製式兵器隻是矛或戈,這次則列裝了戟,戟是矛和戈合二為一的武器,殺傷力較單一武器大幅提高。楚武王準備親自主持授戟儀式。
他進行齋戒時忽然感到一陣心悸,於是從太廟回到宮中,對王後鄧曼說:“不穀要休息一下,我的心跳得很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