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很快傳遞到無終,無終子對兩國的決定感到不可思議,他也不屑於向對方解釋,隨即召開了一次秘密會議。與會者們認為:既然無終與其他兩個國家的關係竟然脆弱到經不起一些外來流氓的挑撥,並因此為無終帶來了亡國之禍,那麼三國之間的聯盟關係就已經不複存在了。如果把華夏人與山戎做下比較,可以看到前者實力更加強大而且遵守信用。無終國因周人而封建,無終人數百年來從華夏人那裏得到了非常多的益處,而山戎除了搶地盤、搶人口、搶財物,什麼也不會給予他人!既然如此,還不如就遂令支和孤竹那幫蠢貨所願,聯合華夏諸侯滅亡兩國,一勞永逸地解決兩個大麻煩。
會議結束後,無終子就把使者派到到燕國去,與華夏人進行和談。齊國人不了解無終的情況,不相信對方會主動聯絡自己;他和燕莊公經過商討後開出一張列有數十名無終人的貴胄子弟的名單,要求對方把這些人送到燕國來作為雙方締結聯盟的保證。
無終人毫無怨言地滿足了華夏人的要求,齊桓公這才相信無終人確實真心實意地想要與他們結盟。
由於齊桓公在檢驗無終人誠意的問題上耗費了一些時間,當聯軍準備向無終進發時,敵人已經到達無終國的東郊了。無終人把難民中確定能夠和自己並肩戰鬥的人接到城裏武裝起來,把不安分的人看管起來,沒有什麼威脅的就要他們自己選擇是走是留。
敵人到達後沒有紮營,而是立即開始攻城,他們企圖在華夏援軍到達前占領無終,所以戰鬥開始時就特別激烈。進攻者密排雲梯,士卒蟻附於城牆,城下弓手不停地射擊以掩護同伴們登城。
防守者也毫不示弱,用箭攻擊敵人的弓手,用鉤幹推開攻城雲梯,用各種武器打擊攀爬上來的敵人。由於雙方事先都沒有進行充分準備,形勢對攻城者就更艱難些;漸漸地敵人感覺吃不消了,長途奔襲和簡單的攻城器具使士卒們的體力嚴重透支,令支子看到這個情況就下令收兵了。
聯軍的輔助部隊、四千騎兵在入夜時分首率先到達戰場,援軍在西門外紮下營寨。白天的失利嚴重地損害了進攻者的戰鬥意誌,將領們見敵人援軍的先頭部隊已經趕到,頓時感到心灰意冷,連夜就把軍隊撤走了。
後續部隊源源不斷到達無終。由於無終國突然倒戈,敵我雙方的實力對比高下立判。但是聯軍並不急於進攻,齊桓公希望敵人多召集些同夥來,這樣就可以一次將他們殲滅,而不用費時費力四處清剿了。
令支人把使者們撒出去尋找同盟軍。使者紛紛竄進周邊的各個部落,用懇求或者威脅的語氣對首領說:“我們這次來是希望你們派出戰士,幫助孤竹抵抗華夏人的進攻。你們或許會說:‘令支滅亡跟我們有什麼關係?’這個關係就是:你們之所以能過上安定的生活,完全因為令支和孤竹尚且存在。況且華夏人想要滅亡的不隻是令支、而是整個山戎民族(你們哪個部落沒有沾過華夏人的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