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僖公元年(bc559)元年同時也是衛文公元年、秦穆公元年。
赤狄在去年滅衛後並沒有急於回國,而是回到沫城休整了一段時間。各國狄主舉行了幾次會議,討論下一步如何行動。潞子為了不使首領們受到他意見的影響,便要求其他人先於自己發言。
狄主們很快就分成兩派:激進派主張乘勝出擊,一舉滅亡邢國;保守派則認為應當帶著戰利品回國,不要節外生枝。雙方爭執不下,誰也說服不了誰,結果竟然到了便劍拔弩張的地步——在場的人準備用一場內訌來解決問題。
潞子看到局麵正在滑向失控的邊緣,立即站起來命令各方退回原位,然後說道:“你們各方的想法寡人已經知道了,寡人不會去評判誰更有道理,也不會明確表示支持哪一方,但是要說下麵的話。
“自從武王克商以後,赤狄就被周人壓製在太行山中,一直不得探頭。周平王東遷後,東周日益衰落,中原諸侯相互侵伐,晉國內亂不止。這便給了我們第一個機會,因此我們向西把狐氏大戎趕出太行山,又不斷壓迫白狄,向東則侵襲邢、衛。
“但是華夏竟然冒出來一個齊小白!齊小白代替周天子已經成為事實上的華夏共主,齊國人不但清除了我國建在邢國周邊的兩個要塞(魯莊公三十年),而且破壞了進攻邯鄲的計劃(魯閔公元年)。既然齊國人已經成為赤狄最大的敵人,那麼我們做的每一個決定都要將他們考慮進去。
“我們確實很輕易地就滅亡了一個華夏大國,但是你們想想,如果不是衛赤敗光了先人的基業,衛國怎麼會連一個軍的兵力也集合不起來?衛國實際上是亡在昏君手中,我們隻是順手推了一下,使衛國滅亡提前了而已。因此,我們不能把其他的華夏諸侯當成衛國,也不能把對衛國的勝利當成常態。
“如此一來,滅衛就成為上天對赤狄的讚助。但是這種讚助的期間不會太長,也許三兩年,也許隻有半年。既然期間無法知曉,就不能浪費一點時間。相反,我們可以確認的是,中原人一定不會放棄河北,西方的晉國也不會坐視赤狄擴張而不加幹涉。所以我們不能把不確定的希望寄托在不可知的未來上,卻對將來確定的風險視而不見。
“據寡人所知,華夏人現在嚇破了膽;列國都在黃河南岸修築防線,專於防守,不敢渡河一步;晉國即將發生內亂,短期內不會對我們用兵;北燕人也不足為懼,他們正疲於應付山戎的襲擾。如此一來,邢國便孤立無援,此時正是滅邢的最好機會。
“寡人不強求任何人跟隨我去滅邢。但是任何人如果決定回國,那麼就請他留下一半的戰利品,作為對勇敢者的獎勵和對怠惰者的懲罰;還要留下一半的雜役和輜重,作為對滅邢之戰的讚助。”
說完他就要求準備回國的首領退出軍帳,到財務官那裏去辦理移交手續,其他人則留下來繼續開會。
先前主張撤軍的狄首們全都漲紅了臉,其他人則顯的得意洋洋;那些人忍受不了其他人鄙夷的目光,誰也不肯離開。他們表示自己經過潞子的訓導已經改變了主意,願意追隨潞子完成赤狄的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