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狄大規模東遷引起晉國人強烈的不安和警惕,公室認為這些部落的遷徙會打破河東局勢的平衡與寧靜,對晉國和狐氏大戎都將構成極大的威脅。
晉國與白狄雖然保持了數世和平,但那是種老死不相往來的相安無事。晉國人絕不會放下架子,把使者派到白狄那裏去抗議和交涉。既然如此,就隻有戰爭一條路了。晉獻公不想給對方以備戰時間,他立即把下軍派出去,命令軍隊摧毀白狄的采桑要塞。
白狄戰勝廧咎如的那年秋天,裏克率下軍出征,梁由靡禦戎,虢射為車右。
采桑渡口呈現出一片熱鬧繁忙的景象:當時渡河的白狄以老人和婦孺居多,再就是大量的輜重和財產;孩子們興奮地跑來跑去,大人們則忙著整理自己的財產。白狄子一直認為采桑是安全的,所以沒有在此部署太多的軍隊。
當白狄發現晉軍大部隊正向本地進發時,裏克軍距離采桑已經不足五十裏了。白狄馬上采取應戰措施,他們把四處遊蕩的士卒們召回來,並向周圍的部落發出警報,又修建和加固了一些工事,命令那些不適於戰鬥的婦孺等人立即逃離。
裏克本來是個喜歡采用快速突襲與雷霆手段重擊對手的好戰分子,但是這次他一反常態,要求軍隊放慢行進速度,每走一段都要停下來進行偵查,就好像麵對的是神出鬼沒的強敵似的。
晉軍的行動不迅速,士氣也不高漲,但是散發出的凜凜殺氣仍然令白狄心悸膽寒。白狄把兵力收縮在工事後麵,晉軍就在防線的對麵紮營。第二天雙方草草打了一仗,白狄就躲進工事再也不肯出戰,第三天晉軍準備攻營時,卻發現敵人已經連夜棄營而逃。
梁由靡主張乘勝追擊,他說:“狄人沒有榮譽感,追擊他們一定會大有斬獲。”但是裏克卻搖頭說:“國家有亂,不可以樹敵太多。把他們趕走就達到目的了。”然後他就下令搜羅狄人來不及帶走的財物,並將要塞付之一炬。
梁由靡一時語塞,他雙手持著韁繩、歪著頭、斜眼看著裏克,不敢相信這種話竟然是從一向好戰的主帥嘴裏說出來的。
虢射也搖頭說:“明年狄人必然前來報複,您對他們示弱了。”
下軍很快返回晉國。驪姬後來給晉獻公做出的解釋卻是,裏克不肯殺傷為重耳提供庇護的人,所以才對白狄網開一麵。
第二年,白狄劫掠了晉國的兩個邊邑,算是對去年采桑之役的報複。
魯僖公九年秋九月,一代梟雄晉獻公去世。
晉獻公從葵丘之會半路上逃回就一病不起。這個老暴君雖然把公室上下搞得一團糟,但是他隻要還有一口氣在,就能控製住局麵。但是隨著他剩的氣越來越少,各方勢力便開始暗自勾結、蠢蠢欲動了。公室上下很快就變得陰雲密布、殺機四伏。
當初,奚齊到了應當學習知識的年齡時,獻公便任命荀息為他的教師。荀息也並非不怨恨驪姬,但是他清楚奚齊是無辜的,就把奚齊當成自己的兒子那樣進行教育。荀息認為彌補那個狠心父親給公室造成傷害、以及報複驪姬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奚齊培養成申生那樣德才兼備、受人愛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