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懷公失秦,重耳奪位 六(1 / 2)

晉國也開始征集軍隊,而且進度非常之快;雖然國家在短期內就超額完成征兵任務,但是三大夫心中卻充滿了憂慮。在一次秘密會議中,三人一致認為不能把晉軍的指揮權交給晉懷公,這倒不是因為他沒經曆過戰爭、不懂軍事;而是怕他一旦發起瘋來,晉軍就要與秦軍玉石俱焚。

但是三大夫考慮到他們在政見上曆來存在分歧,晉懷公又是個善猜多疑的家夥,如果三人在指揮權歸屬問題上罕見地統一口徑,晉懷公一定會逆眾意而動,把權力強行抓在自己手裏。三大夫於是導演了一出三簧戲。

在出師前的朝會上,呂甥請求晉懷公率領全軍出征。話音剛落,郤芮馬上跳出來反對,他說:“韓之戰的場景猶在臣的眼前,晉國不能再重蹈覆轍。君主的出現會極大地激發敵人建立功勳的戰鬥欲望,而我軍為了保護君主安全,就需要配置大量衛隊。如此不但將君侯置於險地,而且其他部隊的作戰也會受到幹擾和束縛。

“但是,如果君主留在都城內,我軍的顧慮就轉移到敵軍身上,軍士們可以盡情殺敵而毫無負擔,敵人卻因為擔心自己君主的安全而畏首畏尾。重耳的地位低下,身邊的保衛力量薄弱,我軍不需要製服秦伯,隻要殺掉重耳就能達到目的了!”

呂甥已經入戲太深(當然也是因為他與郤芮的糟糕關係),他高聲指責郤芮打擊晉軍士氣,助長敵軍的囂張氣焰,把君侯當成累贅而不是最高統帥。

而郤芮則反唇相譏,嘲笑呂甥隻會防空炮,隻會重複韓原之戰的戰前會議上的陳詞濫調,一點獨立思考能力也沒有。

郤稱則幫著郤芮,當三人吵得不可開交之時,晉懷公宣布退朝,並要求三大夫留下。在後麵的討論中,呂甥不再堅持之前的意見。晉懷公隨即宣布由呂甥率領上軍、郤芮率領下軍迎擊秦軍,自己與郤稱守國。

三大夫在出征前又秘密聚在一起,他們仍然像荀息忠於獻公那樣忠於惠公;他們不忍殺害懷公,隻是決定在適當時機把他從君位上趕下去。

秦軍渡過黃河,晉國史官董因在河東迎接重耳,他是受到懷公迫害才逃到此地的。

秦軍首先包圍令狐,令狐不戰而降;秦軍又乘勝出擊,連下桑泉、臼衰兩城。

晉懷公此時把所有時間都花在墮落之上,以不顧未來的態度縱情聲色。郤稱趁機把一切權力抓在手中,他不時地向懷公傳遞編造的、虛假的壞消息和被誇大的、真實的壞消息。

二月,晉軍在廬柳集結,並在此地迎接敵軍的到來。秦軍很快到達晉軍對麵,公子摯作為秦軍使者進入晉軍營地;接待他的是晉上軍大夫郤縠。

郤縠是位具有古典名士風範的人物,他忠於公室而不是君主,擔憂國家的命運而不是個人的。公子摯也並非去向晉軍下戰書,而是提出就晉國的未來進行會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