郤稱成功地把子圉引出高粱城,子圉在接應地點沒見到接應的人,卻看見了身披重孝的狐偃和他的騎兵隊。狐偃目眥俱裂,立即衝上去把他戳成了篩子。
晉文公遲遲不入絳都引起晉人普遍的不安——新君顯然還沒有得到足夠的安全感,而獲得安全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把敵人從肉體上消滅。
在曲沃停留的那段時間裏,文公要求徹查狐突被害事件的真相。雖然呂甥、郤芮當時都是反對殺戮的,但是大夫們都認為調查矛頭直指二人。
正當呂甥、郤芮為自己的前途、命運擔憂之時,又傳來子圉被殺的消息。兩人這才發現,文公的內心遠遠沒有表麵看起來那麼敦厚溫和,新君略施手腕就除掉了競爭者,他們兩個小人物又算得了什麼呢?況且子圉死了,兩人可以用來談判的籌碼也就沒有了。兩人經過艱難地糾結和抉擇之後,最終決定除掉文公,另立子圉的兄弟為君。
兩人正在密謀之時,寺人披不知道又從什麼地方又鑽出來了。他穿著破爛的衣服,神情憔悴,眼中充滿了恐懼。呂甥、郤芮雖然瞧不起寺人披,但是都知道他的本事,知道他可以發動起絳都一半的亡命徒,也知道他正因為兩次刺殺重耳未遂而東躲西藏。
“這個死太監的加入無疑會使謀殺的成功率大大提高。”基於上述想法,兩人就同意他加入陰謀組織,把所有的秘密都毫無保留地告訴他了。
但是,當寺人披了解到叛亂者的全部計劃後,他就秘密地去見晉文公。晉文公此時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呂、郤身上,暫時還沒有收拾寺人披的打算。他拒絕了對方的求見,並派人責備他說:“你進攻蒲城時,獻公命你第二天啟程,你當晚就出發了。雖然執行君命,但速度未免太快了吧?惠公命你刺殺寡人,給你留了三天時間,你卻隻用了一天半。你恨我不死之心可見一斑。被你斬斷的衣袖還保留著,寡人不願見你,你還是快些離開吧!”
寺人披對傳話者說:“臣以為君侯已經知道那些陰謀了呢!如果沒有,還將遭難。君命不得違抗,這是古製。臣為君主清除仇敵,隻求盡力完成任務,沒有其他念頭;無論蒲人、狄人,對臣來講有什麼區別?
“現在新君掌管國政,難道就沒有蒲城、白狄之類的憂患了?齊桓公扔掉帶勾而任命管仲為相邦,最終成就霸業;君侯如果改變做法,真是有辱威名。如果君侯執意要驅逐仇敵,半個國家的人都要逃亡,難道還差臣一個人?”
晉文公聽出他的話外音,稍做考慮後接見了他。他赦免了對方的罪行,要他官複原職,回宮待命。寺人披便向晉文公報告呂、郤二人的弑君陰謀。晉文公大怒,準備立即逮捕兩人,但是寺人披勸阻他說,二人勢力之盛、不可與之正麵對抗;況且文公能調動的軍隊數量不足,將領們是否值得信任還未可知。他建議晉文公秘密離開曲沃,去尋求秦國人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