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僖公二十五年(BC633),衛文公滅邢後不久去世,衛成公即位。
由於衛和莒存在姻親關係,魯和莒卻互相敵視,因此衛國人就在莒人的請求下調停魯和莒的關係。當年冬天,衛成公與魯僖公和莒子在洮地會麵,兩國最終達成了和解。
魯僖公二十六年(BC634)春正月,魯僖公與莒子、衛國寧莊子在向地舉行盟會以重溫洮之盟。齊孝公最見不得別人開會不帶他;在“齊國沙文主義”的驅使下,齊孝公率師入侵魯國西部邊境。
這還不算完,夏天之時,齊國人再次入侵魯國北部邊境。魯僖公則派展喜帶著牛羊財物犒勞齊師。
展喜說:“寡君聽說您親自來到鄙國,所以派臣來贈送禮物。”
齊孝公問:“魯國人害怕嗎?”
展喜說:“小人恐懼,君子則否。”
齊孝公又問:“魯國室如懸磬、野無青草,難道還有什麼可以恃仗的嗎?”
展喜說:“恃先王之命。從前周公、太公為王室股肱之臣,夾輔成王。成王感念兩人的功勳,於是賜盟說:‘子子孫孫,無相害也。’載書至今仍保管在庫府中。所以桓公糾合諸侯,解決列國糾紛,討伐無禮之國,救濟遭難之國。
“君侯即位之後,諸侯翹首期盼說:‘仍然可以延續桓公的友善吧?’鄙國也不敢修繕城牆,不敢聚集軍隊,並說:‘君侯總不能即位九年就拋棄職命吧,否則他怎麼去麵對先君呢?’所以君侯一定不會做出有損盟國的事來,魯人恃仗這點,所以不懼。”
齊孝公受到了恭維、又感到理虧,隨即下令撤軍。
齊患雖然暫時消除,魯國人卻沒有放鬆心情。魯國人受夠了齊孝公沒完沒了的挑釁,決定對齊國開戰。魯僖公把兄弟公子遂(東門襄仲)和臧文仲派到楚國去,請楚成王出師討伐齊、宋。
宋國與楚國於魯僖公二十四年達成和解,但是僅僅兩年之後,宋成公就撕毀盟約,轉而投靠了晉國。
當時在中原諸侯中,鄭、蔡、陳、許屬於南方聯盟。前麵說過,衛文公在世時也與楚國建立了外交關係,曹國因為懼怕宋國也投靠了楚國,現在魯國人又前來示好;如此一來,中原便隻有齊和宋不受楚國控製了。
楚成王決定趁形勢一片大好的機會一舉奪取全華夏的霸主。
魯僖公二十六年冬,令尹子玉和大司馬子西率師包圍了宋國南部重鎮緡城。
同年冬季,魯僖公糾集楚軍進攻齊國,聯軍攻陷齊國重鎮穀城。穀城原來是齊桓公為管仲修建的,齊桓公去世後,他的七個兒子為避亂逃到楚國,楚成王賜給七公子以大夫職位。楚人占領穀城後把齊桓公的兒子公子雍安置在城內,楚成王又命申公叔侯率軍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