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秦晉決裂 一(1 / 2)

踐土之盟結束後,楚成王派使者到新鄭,譴責鄭文公背棄了他與楚國簽訂的盟約。鄭文公是楚成王的姐夫,他在骨子裏還是親附楚國的。鄭文公便借這個機會拋棄了與晉國的約定,轉而繼續服侍楚國。

鄭文公的背信棄義激怒了晉國人。但是對那塊蒸不熟煮不爛滾刀肉,晉文公去不知道拿他如何是好,他說:“鄭捷這個人反複無常,他投齊叛齊,投楚叛楚,參加踐土之盟又背叛盟約。晉國滅不了鄭,寡人應當怎麼做才能將鄭國控製在手中?”

狐偃說:“數年前鄭太子華作亂未果,鄭伯殺了太子,又驅逐了群公子。鄭國現在的態勢與先君獻公末期差不多。鄭伯有個兒子叫公子蘭,這個人素有賢名,而且如今正在我國。臣認為不如效仿秦國人那樣,把公子蘭送回鄭國。公子蘭取得君位,可保鄭國在他執政期間親附我國。”

晉文公頻頻點頭,計劃就這樣定下來了。但是晉人認為單憑一己之力無法達到目的,又不信任中原諸侯{尤其是姬姓諸侯},晉文公於是向秦國派出使者,邀請秦穆公共同伐鄭。

對於晉文公的的提議,秦人意見不一。很多大夫認為晉人無禮且貪得無厭,為了奪取私利無所不用其極,應當回絕晉人的請求。性情敦厚的秦穆公最終還是力排眾議,親自率軍出征。

魯僖公三十年九月十日,秦晉聯軍到達新鄭郊外。晉軍駐紮在北麵的函陵,秦軍駐紮在東麵的泛南。

鄭人認為,晉人之所以放棄踐土之盟的盟友,轉而聯合盟約之外的秦國人入侵,就是在向鄭人展示誌在必得的決心。麵臨士氣高漲的強大敵人,鄭國戰敗隻在朝夕之間;單靠武力已經無法戰勝對手,隻能從外交方麵尋找突破口。

鄭人堅守不出。大夫佚之狐對鄭文公說:“燭邑有個叫‘武’的老夫子,他是我見到的最善於辭令、最能說服人的人。如果派他去見秦伯,或許能勸秦伯退師。”

鄭文公馬上把燭之武召來,請他出使秦師。燭之武說:“臣年輕時即便做官,能力也不如其他人;現在老了,就更沒有什麼本事了。”

鄭文公說:“寡人沒能早任用你,而是到緊急時刻才想起你來,是寡人的過錯。但是請你不要怨恨寡人;鄭國如果滅亡,結果對你也是不利的。”

燭之武不敢再推辭,他登上城樓,縮進一個吊籃中,軍士們趁著夜色把吊籃放下城牆。燭之武在半路上故意被巡邏的秦軍發現,然後被帶到秦穆公麵前。

燭之武說:“秦、晉圍困鄭國,鄭人很清楚國家滅亡就在朝夕之間。如果鄭國滅亡能夠對秦國有利,外臣也不敢跑到這裏來嘮叨。但是秦國想要隔著晉國把鄭國的土地當做邊邑,不是太難了嗎?既然太難就隻能把土地送給晉國。用滅亡鄭國來增強晉國,對秦國有什麼好處呢?

“晉人什麼德行您最清楚,他們靠著吞噬同姓兄弟而變肥:曲沃人消滅了絳,晉獻公滅亡了河東和河內諸姬,晉惠公、懷公和重耳連自己的兄弟都無法容納,現在的晉侯在城濮之戰前又滅亡了兩個兄弟國家,並且想用下三濫的手段除掉衛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