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乘龍快婿(1 / 2)

秦穆公的小公主名叫“弄玉”。當年西戎曾獻給秦穆公一塊碩大的美玉,穆公為了逗剛剛呀呀學語小公主開心,就把美玉交到她手裏。小公主抓住美玉就死死抱著它,怎麼也不肯放手,秦穆公便給她起名叫弄玉。

弄玉稍長大些便對音樂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秦穆公於是請來最傑出的音樂家做她的老師,又將美玉雕成一個玉笙。弄玉每日裏隻是出入於閨房和樂宮,她放棄了一切活動,專心學習研究音樂;漸漸地,音樂便成為她生活中的全部內容。

弄玉很快就到了出嫁的年齡,但是這個女孩性情孤僻又倔強,她既不懂得宮廷險惡,又不屑於取悅男人,更厭惡貴族階層的繁文縟節。秦穆公憐愛女兒,他考慮到列侯公門險惡,不敢把她嫁給任何權貴,不忍使她成為後宮鬥爭的犧牲品。他曾鄭重其事地問她,她心目中的夫君應當是個什麼樣的人,弄玉說,他應當是位與自己有著相同愛好的士人。

弄玉開始用音樂表達自己對理想愛情和對如意郎君的深切期待。魯文公五年、季節已經進入初秋。每當弄玉晚上開始演奏時,就會從東方遙遠的天際傳來隱隱的簫聲,那簫聲明顯在回應弄玉的思緒。兩種樂律徘徊纏綿,即便弄玉已經停下來,那簫聲仍久久不散。

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幾天,弄玉捂著砰砰亂跳的小心髒把這件事告訴了父親。她說演奏出那個聲音的吉士將會成為自己的終身伴侶,她們能夠通過音樂彼此交流,天下不會再有第二個人能夠懂讀她並被她讀懂了;她需要一個人到東方去把他請回來與自己成婚。

秦穆公說,童話裏說的都是騙人的,人類哪有用音樂進行交流的?弄玉說,如果父親這樣說,她就開始怨恨父親了;如果他不相信,傍晚可以到練習室和她一起與對方交流。

秦穆公叫上孟明和一位大樂師,按時來到指定地點。弄玉已經結束了當天的研究,她遞給秦穆公一張樂譜說,對方會用這張譜來答複她。

弄玉捧起玉笙吹奏一曲,在場之人頓時覺得身體中鬱結的滯氣和一天的壓力瞬間通過毛孔散到九霄雲外去了,感覺身輕十倍。

樂師說:“樂曲雖美,但女公子似有怨氣。”不久東方隱隱傳來簫聲,樂官緊張地逐列閱讀樂譜,聲音停止後說道:“一音不差!此人似在安慰鼓勵女公子。”

弄玉又寫出一張樂譜交給父親。往返幾次之後,秦穆公還是有些疑惑,於是命樂師代弄玉吹奏一曲。對方回應後,樂師頓時漲紅了老臉,弄玉掩口笑道:“士子聽出來不是我了,他笑夫子以狗皮充狐裘呢!”

秦穆公這才相信童話中不都是騙人的,他心中的石頭總算落了地,至於尋找佳婿的人選,當然非孟明莫屬。穆公回到路寢,讓孟明和自己肩並肩、頭挨頭坐著;他拿起一麵銅鏡,兩人一起對著裏麵看。

穆公說:“夫子啊,寡人與你年齡相仿。咱們第一次見麵時,你還是滿頭黑發的壯年人。你現在看,你我已經是兩個老頭子了。這麼多年來,夫子為國事嘔心瀝血,沒有你的忠勇就沒有秦國的霸主地位,寡人最信任的就是夫子。寡人現在需要你去完成最後一個心願:到東方去,把弄玉心中的吉士請回來。能看到弄玉嫁給如意郎君,我今生就沒有任何缺憾了。”

然後那位須發花白的左庶長、為了老君主最後的囑托、也為了小公主心中童話般的夢想,隻身踏上尋找那位謎一般存在的樂士之路。

孟明每行進一日,每晚的樂聲就變得清晰一日。幾天後,他按照弄玉指示的路線來到太華山的腳下。山下有個自然形成的小村莊,村莊裏的原住民過著古老樸素的耕織的生活。孟明向村中的一位長者詢問山中是否有一位善於音律的樂師。

老者說:“七月十五那天,有個年輕人來到本地。他帶著一管玉簫,在村裏住了一宿,第二天就上山了,據說住在明星岩附近。他不常出現,有時候會下山買點酒,但是每晚必然會吹奏一曲,據說百餘裏外的雍都城都聽得到。

“山裏人聽到簫聲,都忘記了疲憊和憂慮,但是沒有人去過他住的地方。前兩天他下來說會有一位老夫子來這裏尋找他,老夫估計就是您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