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斷道之盟 一(1 / 2)

齊、鄭兩國早在齊僖公與鄭莊公執政時期便結為親密盟友;齊國幫鄭國對抗宋和魯,鄭國則幫齊國對付紀國。

鄭莊公去世後,鄭國發生了長達十幾年的內亂,zheng an數次更迭,而且每次更迭都有國外勢力的黑手推動。這樣一來,齊鄭兩國的關係就出現了很大的不確定性。

最終,鄭厲公借助楚國的力量幹掉了子儀,實現了複辟和國家再次統一。但鄭厲公是個現實的功利主義者,他馬上就把昔日的恩主拋到腦後,一心經營先父莊公未竟的事業。

後來東周發生五大夫之亂,鄭厲公便出師勤王,他殺死王子頹,將周惠王送回王位;鄭厲公的傑出功勳使他一度成為華夏最著名的人物,風頭甚至蓋過了齊桓公。

但是鄭厲公沒能建立更大的功業便去世了。繼任者鄭文公是個從小圈養在富貴金屋裏的嬌氣包兒,他即位後便成為全鄭國最墮落的人。雖然鄭文公還沒有表顯現出暴君的特質,但是他的短視、偏執、專橫和反複無常已經帶領鄭國踏上暢通無阻的頹喪之路。

八年前(魯莊公二shian)楚國令尹子元率戰車六百乘輕易開進新鄭南門,差一點就把鄭國君臣連窩端掉。那次事件極大地ci ji了鄭國人的神經,甚至連鄭文公也不得不變得正經起來,把建立與完善國家預警機製和防禦體係的建設當成頭等大事來抓。

後來,齊國通過對北方戎狄作戰的一係列勝利,把中原諸侯牢牢地控製在自己手裏;齊國的威名遠播淮漢,大大蓋住了楚國的名聲,淮河流域的江、黃等小國不惜背叛舊主轉而投靠齊國。

而楚國的國力則在王子善掌權的那段時期迅速衰落下去,王子善把整個國家的財富都掏空了,國家從江漢巨人變成虛弱不堪的癆病鬼;以至於若敖氏清除王子善的勢力後不得不散盡家財以挽救民生和恢複國家經濟。

從若敖氏滅王子善到楚國去年伐鄭,已經過去整整五年時間。國家在年輕有為的楚成王和年富力強的令尹子文的帶領下迅速恢複了秩序和活力。

當楚人再次把注意力從國內轉向國外時,楚國人痛心地發現,當年以楚國為核心的聯盟已經名存實亡;成員對盟主的忠誠度隨著各國的弱強及與距離楚國的近遠逐漸減弱;小諸侯們不供王職,他們或者與齊國勾勾搭搭,或者自立山頭。

楚國人認為如果再不向諸侯展示下強健的肌肉,恐怕連自己都要跑到臨淄去對著齊桓公媚笑了,結果就發生了上述伐鄭的事件。

但是楚國的複興不但引起了小國們的恐慌,並且加劇了某些國家投靠齊國的速度。魯僖公二年(bc658),江國(今河南息縣西南)和黃國(今河南潢川西北)的密使先後來到臨淄,請求加入華夏聯盟。

兩國都屬嬴姓之國,都建於夏代初期。當齊桓公洋洋自得地把密信念給大夫們聽,並把兩國的歸順視為自己眾多豐功偉績中的一項時,管仲卻表達了謹慎的樂觀和極大的憂慮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