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士匄滅欒氏 一(1 / 2)

某天夜裏,獻公迷迷糊糊地察覺到驪姬一直翻來覆去並伴以歎氣啜泣聲,他便起來詢問她到底有什麼心事。

由於事先得到一個職業戲子的言傳身教,她的這番戲演得特別動情。驪姬緊緊擁抱著獻公,不停地親吻他,哭著說道:“公室內外一直傳言說我惑亂君主、謀廢太子、搖蕩公室、為亂國家。妾已經成為國家公敵,而且再也無法忍受這種壓力,就請君侯殺掉我以謝太子和國人,不要因為一個女人與整個晉國對抗吧!不要把太子逼到謀害父親的地步吧!否則妾真就成為國家的罪人了!”

獻公說:“太子以忠孝仁愛聞名於晉國,豈有對臣民施以仁愛卻不能容忍自己父親的?他絕不會對寡人不利,而且寡人也會保護你的。”

驪姬說:“小民愛人被稱為‘仁’,治國者把愛國人當做‘仁’。因此治國者沒有私親,以國人為親人。當國家利益受某人危害時,治國者一定會除掉他以維護公利;所以,就算太子對君主不利,又有什麼奇怪的呢?如果殺一人而得一國,任何人都會去做吧?而且這就是武王當年的做法啊!

“武庚素有賢名,他如果搶先殺掉紂王奪取王位,武王哪裏還有理由伐紂,周朝哪裏還能建立呢?平王殺死幽王被天下稱頌,可見殺父奪位者並非都被稱為‘亂臣賊子’。如果君侯不忍心殺妾,那就把君權交給太子,咱們引退到他邑去,效仿當年魯隱公的做法,不也是很好嗎?”

獻公是個把權力看得比生命還重的人,他經過一次又一次劫難,爬過一堆又一堆族人血親的屍骨,才穩坐君主之位;所以對他來說,隻有撒手人寰之日才是放棄君權之時。

獻公說:“魯隱公的下場你也是知道的,君主是不可以退位的。寡人以武功和威名著稱於諸侯。活著就被逼遜位不可謂‘武’,不能管製自己的兒子不可謂‘威’。我將君權交給申生,諸侯必將與晉國絕交;膽敢於與晉國斷交者,必敢危害晉國。寡人失去君位,國家又受到危害,這是絕對不可忍受的,也不是寡人的‘仁’。你不用擔心了,寡人會對付申生。”

驪姬接著說:“如果您要解決這一切,就派他去討伐東山皋落氏吧!如果失敗,他將成為晉國的罪人;如果得勝,他必然會愈發驕橫,做出不義的事情來;到那時就可以治他的罪了。”

晉獻公連連稱好,他就在第二天朝會上宣布申生為征討大軍的最高統帥。麵對大夫們的質疑之聲,獻公沒有做出任何解釋就宣布退朝了。

士蒍此時已經被晉獻公踢出權力中心。晉獻公並不懷疑他的忠誠,隻是對他的{關於廢立太子}立場感到不滿,同時也擔心士蒍那巨大的影響力會加強太子的實力。

結果那位一手將獻公的政敵悉數消滅的、公室的原第一功臣,現在竟然變成一個連內朝都進不去的人——這位大司空正被獻公派出去滿晉國修城牆,一年也回不來一次。

晉國近期冉冉升起的一顆政治新星是中大夫裏克,由於他是從下軍被提拔起來的,這就更顯示出他的地位的特殊姓{因為人們普遍認為下軍將領都是不受獻公待見的人}。

誰也無法改變裏克那直率的性格和執拗的脾氣,裏克也沒有把士蒍失勢的前車之鑒放在心上。裏克緊隨獻公來到後院,對他說:“太子應當善守祭祀,管理供奉,朝夕侍奉君主的飲食;因此太子又被稱為‘塚子’。君主出行則太子守國,他人守國則太子跟隨君主同行。同行稱為‘撫車’,駐守稱為‘監國’,這是古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