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晉國隻是臨汾盆地的一個小小城邦;地不過百裏,人口不過十萬。曲沃統一晉國後,開拓者晉獻公一生滅國約二十個,把疆域擴大到山西東部和南部。晉文公即位後,又從周襄王手中得到原和樊,首次將國土地擴大到太行山以東。晉景公滅潞和赤狄後,又占領了河北平原的邯鄲、夷儀(今河北邢台市西)、中牟(今河南鶴壁市西)三鎮。至晉定公在位時,晉國版圖已經形成包括陝西北部、山西大部、河北西部、河南西部、山東西部在內的廣大地區,擁有戰車四千乘(晉平公時期)、步兵二十萬,成為華夏地區首屈一指的超級大國。
但是晉國伸向中原地區的版圖在視覺上看起來是扭曲的,這是因為受到中原諸國阻礙的結果。這種扭曲使得晉國人感到難受,也使得中原國家感到恐懼。
晉國位於河南的城邑對鄭國虎視眈眈,位於河北的要塞壓迫著齊國和衛國。齊、鄭、衛三國在結成反晉聯盟後開始采取進攻河北、防守河南的戰略方針。
當時北麵的邯鄲軍力最為強大,南麵的中牟次之,中間的夷儀最弱。反晉聯盟計劃首先奪取夷儀,切斷邯鄲與中牟的聯係,然後再奪取中牟(如果可能),最後占領邯鄲。
魯定公九年秋,齊、衛對晉采取聯合軍事行動。雙方的任務是:齊國負責主攻夷儀並攔截中牟援軍;衛軍負責進攻邯鄲的衛星城——五氏,以阻擋邯鄲軍南下救援。
衛靈公率領五百乘戰車開往伍氏城,軍隊在即將經過中牟時停了下來。
大夫孔圉說:“中牟有戰車一千乘,我方隻有五百,君侯最好還是繞道而行。”衛靈公心裏卻憋了一口氣、迫不及待地想要通過中牟。
孔圉說:“那麼就進行占卜吧?”
衛靈公傳來卜官進行占卜儀式,並令龜道:“可否過中牟?”卜官把龜甲放在火上灼燒,忽然失手將龜甲掉入火堆。卜官手忙腳亂地把它從火堆裏揀出來時,龜甲已經燒得焦糊,什麼跡象也看不出來了。
孔圉要求更換龜甲,衛靈公說:“不需要,這就是吉象啊!雖然晉軍戰車號稱‘千乘’,但是我方有五百乘,寡人也能當五百乘。傳寡人命令,馬上出發!”
中牟大夫肸佛大怒,他把官員們召來,打算進攻衛軍。當時從衛國流亡而來的大夫褚師圃在佛肸手下當差(他是因齊豹之亂逃離往晉國的),他勸道:“衛國雖小,但是衛侯在軍隊中;我軍雖眾,卻也無法取勝。”
衛軍迅速通過中牟,不久攻陷了伍氏城的西北角。當時邯鄲大夫趙午和援軍縮在城市東麵。衛靈公不願意多做殺傷,因此隻是聚集起軍隊準備把敵軍擠出城去。邯鄲軍見勢不妙,隻得趁著夜色棄城而逃。這個丟人的舉動成為邯鄲人心中極大的恥辱。
在齊國人那麵,齊景公率領的齊軍包圍了夷儀。夷儀城牆雖高,但防守力量較少。進攻者圍著城牆搭起數百架雲梯,依仗人數優勢采用四麵開花的攻城術;而防守者卻按下葫蘆浮起瓢、四處救火、疲於奔命。
發起進攻的第二天下午,一名叫“敝無存”的軍士終於第一個登上城牆。這位英勇又倔強的戰士並沒有等待同伴們聚集起來,便孤身一人沿著樓梯衝到城下。他企圖打開城門放軍隊入城,但是他終究沒有能夠實現願望,結果就在城門前被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