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諸子百家(1 / 2)

“隻不過後來兩位的徒子徒孫,要麼斷章取義,要麼望文生義,要麼就是六經注我,大多都曲解二人的本意。

“同樣是以直報怨,仲尼的直,更多的是要講倫理道德,正直公平;而老君的直,更多的是道,是自然規律,是運轉法則。

“隻不過因為老君講了更多清靜無為的道理,所以徒子徒孫們便也開始講以德報怨了,其實這並非老君的本意,更不是仲丘的本意。

“以德報怨,是一種無原則的寬容,並不會帶來好處。從個人來,有損自己的人格與尊嚴。

“從可行性來,實際上又很難做到。從後果來,往往是非不分,縱容了、助長了一些不好的風氣。

“有的人就是仗勢欺人,欺淩弱,你越是這樣無原則地寬容,他就會得寸進尺。

“這種不講原則的主張,實際上沒有任何好處,而往往是有失公平公允。

“再比如‘十家’提倡的以屈報怨。經雲;你們聽見有話:以眼還眼,以牙還牙。隻是我告訴你們,不要與惡人作對。

“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裏衣,連外衣也由他拿去;

“有人強逼你走一裏路,你就同他走二裏;有求你的,就給他;有向你借貸的,不可推辭。

“十家這種想法和釋家其實有些共同之處,就是堅決不和惡人作對,也許是覺得弄不過他們,所以堅決跟自己作對,畢竟對付自己比對付惡人容易多了。

“這兩家的本意也許未必是壞的,教會信徒要存心忍耐,甘受委屈,要以愛心去寬恕善待惡人,積極的以善勝惡,讓惡人心悅誠服,反正罵不還口,打不還手,就是堅決不維護正當的權益。吳某以為,這種是做法未必可取。

“再比如‘科家’提倡的是以怨報怨。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但骨子裏麵,科聖是討厭暴力和戰爭的,所以提倡非攻。

“經雲:諸侯不相愛,則必野戰;家主不相愛,則必相篡;人與人不相愛,則必相賊;君臣不相愛,則不惠忠;父子不相愛,則不慈孝:兄弟不相愛,則不和調。

“下之人皆不相愛,強必執弱,眾必劫寡,富必侮貧,貴必做賤,詐必欺愚。幾下禍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愛生也。

“饒是如此,諸子百家之中,唯科家出俠士者甚多。

“再比如‘韓家’提倡的是以法報怨。著名的‘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一句便出自韓子之口。韓子先是批評科聖。

“經雲: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為改,鄉人譙之弗為動,師長教之弗為變。

“夫以父母之愛、鄉人之行、師長之智,三美加焉,而終不動,其脛毛不改。

“州部之吏,操官兵,推公法,而求索奸人,然後恐懼,變其節,易其行矣。

“故父母之愛不足以教子,必待州部之嚴刑者,民固驕於愛、聽於威矣。

“故十仞之城,樓季弗能逾者,峭也;千仞之山,跛牂易牧者,夷也。故明王峭其法而嚴其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