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工業革命
楊光考慮到西征、民族融合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便命令張梁、李儒、張繡暫緩向西攻擊。全力在當地發展農牧業生產。待西域經濟發展到可以對西征的十五萬人自給自足時,再進行西征。要做到占領一地、發展一域、穩定一方!
第一輪西征占領的西域當地人口約有五十萬人,加上西征軍人、青壯約十五萬人,又在當地殺了三四萬人,這樣,在西域實際增加人口超過十萬人。
在農業實施精耕細作、施肥和更年輪耕的政策之後,糧食增長較快!
畜牧業實施種草圈養,牲畜的發展也很快!一年之後,就解決了五萬人的吃飯問題。
同時,因為在交通大動脈沿途實施殘酷的鎮壓政策,對於搶劫軍糧、交通大通道的車輛、物資、人員的匪徒實施夷滅三族的法令!嚴懲劫匪!對出現劫匪所在地的官員實施一票否決,問題嚴重的區域,有關官員包括一把手就地免職。對於勾結劫匪的官員實施夷滅三族的法令。男人殺絕,女人充官!亂世施重典!
由於社會經濟的發展,土地上能容納更多的人民;不需要像曆朝曆代一般,在人口爆發之後,用戰爭、瘟疫來消滅多餘人口。因而,人們也沒有必要去做土匪、劫匪了。
消除了土匪的保護傘,又消滅了土匪生長的土壤,在以往曆朝曆代始終無法滅絕的土匪,很快便消聲滅跡了!
一年之內,在中原到海頭縣城沿途已經不需要軍卒護送了。在官道上四輪馬車絡繹不絕。民用運輸業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
楊光考慮到自己即將離開中原,有幾件事他需要盡快做好!第一是科技的發展方向。蒸汽機已經在開始使用。這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標誌。下一步就是鐵路運輸!他給了黃承彥等科研人員提供了思路。
第二是武器的發展方向!
弓箭的成本雖然很低!但是,要培訓一個神箭手,需要一個漫長的時間,對於大規模發展不利。並且殺傷力相對較差。必須發展火器。
在楊光巨量資金的投入之下,他請了一批煉丹的道士提純硝石、硫磺,開始生產火藥!
由於鋼鐵的大量使用和冶煉技術的突飛猛進,可以生產出強度足夠的火炮。
火炮隨即開始生產!
步槍,楊光設計的是折疊式後裝填火繩槍。用彈殼將火藥子彈裝填好,子彈的擊發裝置就是後麵拖出一根火繩,在射擊前,點火即可。
最簡單又實用的是手榴彈!楊光投入巨資,安排建造廠進行大量的生產。
有了火器,西征人數可以減少一半!也能減輕後勤的負擔。
在重金投入之下,蒸汽機帶動海樓船的螺旋槳實驗也取得了重大成功!隨即開始大規模生產。
~
楊光在大張朝開展第三項就是破除陋習、解放思想。
當時人們不剪頭發,這是“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剪之不孝!
楊光知道這種法已經貫穿了數千年了!要想一下子扭轉人們的觀念還很困難。他先在《大張日報》上以評論員的名義寫了幾篇文章。對一些陋習提出不同意見。
緊接著,在大張朝便引起了爭論。
因為你“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能動,那你怎麼剪胡子呢?難道那不是身體發膚嗎?你要是堅持“剪之不孝”的論調,你就應該將胡子也一直留著!
反駁的一方又狡辯稱胡子留著影響吃飯、喝水,當然應該剪掉;剪掉之後,能更好地活下去,不僅不是不孝,而是大孝!
爭論的一方又既然剪掉胡子能更好地生存下去;剪掉頭發也是為了更好的生存。君不見,很多人因為頭發長了,被機器絞入之後喪命。
(前不久,大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