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會兒,小粵粵老師走出廚房,右手緊握著一個東西,推在藍茉麵前:“喏,就是介個,把介個切成屍,不就是僵屍了嗎?”
藍茉仗著膽子定睛一看,偶滴個媽呀,這不就是一塊生薑嗎?原來他說的是薑絲啊!
“這回知道了?”小粵粵大廚問道。
“知道了知道了。”藍茉閉著眼點頭。
“好了,今天偶教你做的是魚頭煲。介個魚頭捏,就是從木沁河中打撈上來的五彩大黑魚……”
在炊事班的日子過得很愉快。憨厚正直的洪班長、滿嘴屁話的李艾迪、能吃能打的赤穆君、天天惦記回家找媳婦的“我媳婦說”吳剛、有點娘娘腔但是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周小蔥,還有樸實的老劉和大廚小粵粵。所有人對藍茉都很好,每天忙忙碌碌,煙火氣溫暖了藍茉的心。
洪班長看藍茉很有做飯的天賦,便讓藍茉用炊事班的邊角餘料自己開發一些有創意的菜品。藍茉天天埋頭於此,倒也創造出很多頗有創意的美味菜肴出來。
首先是野兔蘋果派。將兔子扒皮,後腿切成兔肉丁,蘋果切成厚片,中間嵌入兔肉丁。再用小麥粉、啤酒、蛋黃、鹽和油放在一起,攪拌至順滑,再加入雞蛋白做成麵糊。將麵糊掛在兔肉蘋果片上,用油煎到兩麵金黃。野兔後腿肉十分有嚼勁,在加上果香濃鬱的甜脆蘋果,煎得滿口酥脆的派皮,大家吃了都讚不絕口。
接下來就是橙香五花肉。古詩有雲,菊潤初經雨,橙香獨占秋。秋季的橙子最是香甜可口。將金秋新摘下來的橙子洗淨,橙皮去白瓤,切成細細的絲,再將橙子肉榨出汁來。五花肉切成小塊,和橙皮絲橙汁混在一起,再加鹽、糖、香油、醬油醃製三個小時。再用油細細地煎熟。橙子酸甜的果香中和了肉的油膩,簡直是吃了一盤還想第二盤。
後來藍茉又做了蟹釀橙。摘下黃熟帶頂的大個兒橙子,掏出橙肉,留下兩份橙汁,做成小盅。用木沁河邊捉來的金秋頂蓋兒肥的河蟹,清水煮熟,拆出蟹肉、蟹膏、蟹黃,和著蟹油炒製成蟹粉,一起混著放到小橙盅內。蒸鍋中加入米醋和香雪酒,再加上幾朵開得正盛的金秋菊花,放入橙盅後蒸二十分鍾。吃的時候,揭開橙蓋,撲鼻的香氣,橙盅裏麵濃稠鮮香的蟹肉,酸甜中帶著鹹鮮,吃到最後,橙汁酸甜口感混合橙子殼內飽含蟹肉香味的湯汁,簡直讓人欲罷不能。
最後,藍茉又做了一道鵝肝釀竹蓀。定北軍的屯田一直以來都有養大鵝的習慣。但是鵝肝從來都是丟棄不吃的。藍茉將鵝肝切成泥,加入蛋清和鹽攪拌均勻,灌入洗淨的竹蓀中,再加上南瓜,一起燉湯,極為鮮甜,喝得人全身都暖暖的。
當然,藍茉也研究出了不少比較變態的菜品。什麼羊肚包羊腦啊,爆頭八爪魚、爆辣粉絲金針菇之類的,此處略過不提。
隨著藍茉的心情一天天變好,有一件令人震驚的事情也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