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第057章 新的未來(1 / 2)

浦通仁想起俞老伯的話,不過他還是覺得等自己能吃飽飯了,再去想那些事情,這樣的事情他覺得還不到時候。

現在他知道想要讓自己的處境變得更好,隻是這樣的話對他來隻是一點念頭罷了。

他在年會上獲得新人王稱號,消息不脛而走,許多人開始照著他的風格模仿,浦通仁沒有多什麼,其中大部分注定翻不起什麼浪花,開頭三萬字就能攔住許多人,很快讓他們明白現實的殘酷。

隻有一個齊俊傑一直在堅持,可是根本連簽約都沒有得到,就是充書庫都嫌不夠數。

想要得到讀者的關注,首先得獲得簽約才能得到基本的推薦,這樣才可以有露臉的機會,否則連出現到讀者眼睛裏都不容易,出頭實在是艱難。

這個時候短視頻很火,有許多學生沉迷其中,有人直的是沉迷其中,也有人是為了合群而如此,浦通仁不喜歡合群,並不打算要迎合什麼潮流。其實你會發現,孤獨沒那麼可怕,也沒有那麼難受。

思考本來是每個人的能力,但到最後卻演變成為少數人的特權。許多人主動放棄了思考,因為思考會讓人清醒,清醒有時會帶來痛苦。這也是很多人選擇做一個快樂的豬,但是理智告訴浦通仁,做豬的命運,並不幸福。

到了最後,連派遣孤獨和寂寞的方式都是機械一般的,最後成為了毫無特色的無差別螺絲釘,逐漸喪失了為自己創造新的價值的能力,最終喪失了自我與自由。

到底,這類軟件就是利用了我們逃避生活壓力的心理。人們更願意在迷人的短視頻中忘掉現實的麻煩,但離開手機之後,現實問題並沒有被解決。真實世界裏的問題會讓你更加痛苦,於是惡性循環,怯懦的再次逃避。

逃避本來隻是手段,而現在變成了目的,我們隻想逃避。也許那條仰望已久但很難走的路,才是最值得你為之奮鬥的路。

浦通仁一開始怎麼也想不通,很惱火,流傳百年的經典大家不讀,卻沉迷於這些亂七八糟的短視頻,千篇一律的模仿山寨,這也能火,真是悲哀。過了一段時間也想通了,明白原來大家都一樣,大家都渴望被關注,大家都需要社交,大家都希望展示精神生活。

短視頻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的門檻低,比發朋友圈容易十倍,發個朋友圈還要有感而發,短視頻提供的各種變臉表情幾乎是零門檻,想發短視頻立即就安排上了。從局外人的角度看,那千篇一律的重複簡直難以忍受,是反審美的。

可它能鼓勵那些從未使用過互聯網產品的人邁出第一步,這種產品優勢讓它的用戶基數大到嚇人,一旦用戶基數大場麵就難以控製了。

你沉迷有害,他會他全家都沉迷怎麼沒事?還是怪自己意誌力不強。這裏的沉迷可以指很多事情。這個霸道的思維定理還可以推及到,別人能考上985,11你怎麼不行?別人能買房你怎麼不行?歸根結底是你自己不行。

這就是典型的混淆是非,抹殺客觀原因,隻強調主觀能動性。

他都不明白一個係統一個產品的誘惑力和統治力多麼強大,他也不明白人都是有意識缺陷的,容易被牽製被誘導的,被擺布的就像布娃娃。

被擺布久了,會慢慢失去自主思考和判斷的能力,他們會期待別人,為他們進行思考,並作出判斷。可是這下哪有什麼能絕對相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