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測繪能力,是指對具體作戰地區山川地形的數據采集和模型複原能力。
眼下,北海國雖然有比較出色的偵察兵部隊。但是,偵察兵們普遍文化水平較低,特別是幾何作圖能力很差。畢竟,絕大部分偵察兵根本沒上過學,不懂數學。
所以,那些偵察兵能夠精確描繪出道路的走向和河流走向就不錯了,很難將地形完美複原出來。因此,馬林之前拿到的很多情報,其實並不能做出百分百還原戰場情況的沙盤。如此,這樣的沙盤,自然問題多多,很多可以利用的地方,都因為技術原因被忽略掉了。
但這也不能怪那些偵察兵,人家就是個不識字的文盲,不懂幾何學,也不會繪圖,能找到合適的道路就不錯了。至於山川的模樣,隻能很粗略地描繪下就行了。比如,山很高,水很深……
因此,馬林為了推演方便,已經開始在北海國軍校裏設立了測繪課程。不但專門開始培養測繪員,而且還要求炮兵軍官必須精通測繪。
馬林記得,曆史上,德國名將毛奇,就是搞測繪的軍官出身,非常重視技術的應用。他把測繪作為軍隊重要的手段,還引入統計學和地理學,並非常重視鐵路和電報。因此,在普法戰爭中,普魯士軍隊動員集結和投入戰場的速度更快,對法軍形成了局部兵力優勢,最終贏得了戰爭的勝利。
而且,在抗戰前,鬼子也曾派出大量測繪員,化裝成商人或者旅遊者,走遍華夏各地,詳細測繪了地形山川,甚至還把各個城市的布局給測繪下來,為將來出兵作參考。
後來,鬼子入侵華夏的時候,軍官拿出的地圖比華夏官方的地圖都精確得多。要不是華夏太大,鬼子人力有限,加上後來石油供應出現困難,鬼知道會有什麼樣的嚴重後果。
雖然說,鬼子是反派。但是,對馬林來說,鬼子當年的一些做法,對他也是有借鑒意義的。比如,他想吞並德意誌北半部地區,就要做好各種準備。比如,對山川河流的走向,比如一清二楚。這樣,給行軍作戰就能帶來很多便利。需要打哪兒了,隻需一張軍用地圖即可。
為此,馬林決定學習當年鬼子的做法,準備培養出一批精通地圖測繪的高手。然後,派他們化裝成商隊成員,走遍德意誌各地,描繪各地的山川河流和道路,為將來出兵吞並這些地方做準備。
因為都是德意誌人,馬林甚至都不需要這些測繪人員學外語,隻需要學習測繪技術即可。畢竟,大家都是講德語的,不用學別的語言。至於方言問題,也不是啥大問題,隻要勉強能交流就行。畢竟,就算在後世,遇到外地口音的行商也不奇怪。
要知道,當年鬼子為了測繪,可是讓那些人專門學了中文的,要求可比純粹培養測繪員高多了。畢竟,他們除了要懂測繪,還需要掌握一門外語,要求非常高。
而北海國的測繪員,則隻需要懂得繪製距離、高度,懂得繪製地圖和標注等高線什麼的即可。
隻要測繪工作做好了,以後出兵統一德意誌北部地區的時候,就能事半功倍。到了哪裏,都能拿出一張詳細無比的軍用地圖出來,方便決策。
而且,測繪數據詳細的話,甚至還能還原出當地的地形沙盤,供軍官們進行兵棋推演,提高打勝仗的幾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