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長白絲(1 / 2)

首先新韁有多大?

新韁等於三個法國,四個曰本,七個英國。

占了6分之1個中國。

用新韁人自己話說,整個雞屁股都是他們的。

然後新韁人窮嗎?

這是很容易被人們忽略的一個民族,維吾兒族,富得流油,享受國家政策和一類補貼,烏魯木齊和克拉瑪依兩座超大型城市,人均收入超過香港。

更關鍵民風淳樸,他和西臧一樣,有著濃厚的宗教信仰,非常好忽悠。

如果套用在西臧貿易時期,賣方便麵沙琪瑪,瞅準牧民。

那麼整個北疆地區,都是這樣的牧民水準。

另外他的農民也非常有錢,人均耕地麵積在中國是排行第一位的。

占據了6分之1個中國的土地麵積,卻隻有3000萬的常住人口。

而且經濟價值高,機械化程度也高,種植的全都是經濟作物,棉麻,藥材,蠶繭,煙葉,茶葉,紅棗,葡萄,幹果,自古以來就有著很強的加工水平,雖然地處幹旱,寒冷,荒蕪的地方,可物產比內陸地區豐富得多。

每年湧入新韁摘棉花的四川人,陝西人,甘肅人,超過百萬,一兩個月,相當於本地打工一年。

即便沙漠,窮嗎?

中東那地方也是沙漠,下麵埋的全是石油。

即便到了2018年,新韁也是貿易人避不開的口岸。

無論什麼東西,拉到新韁都能掙錢,門路多,獨辟蹊徑的方法也多。

就販賣哈密瓜,也能掙得盆滿缽滿。

在新韁做生意都能虧本,那你就不適合做生意。

不隻國貿,另外它的邊境貿易更是無比發達。

擁有國家一類口岸16個,二類口岸11個。

是一個遍地財富的地方。

蘇連解體兩年,哈薩克斯坦也恢複了元氣,正好從這個地方切入俄羅斯的經濟腹地,大把的錢可以掙。

至於連雲港這攤子事,忙完這一單,範陽就會任其發展。

所以並不過多幹涉劉鼎新的事情。

任隨他怎麼搞。

一杯茶喝完,時間才9點半,布萊恩和波特蘭還要倒時差,不好意思打擾他們。

反正也沒什麼事,範陽伸個懶腰站了起來。

“走,軍哥,咱們出去逛一圈兒。”

“去哪兒?”

“跟我走就行了。”

下樓,大軍還以為範陽要開奧迪,卻沒想到直接上了切諾基。

“咋的?你不開車?”

“不開,去贛榆看絲綢。”

“絲綢?咋的,你又有什麼鬼主意了?”

範陽神秘的一笑:“開車,到地方你就知道了。”

連雲港作為東海港口,地處蘇州,曆史文化也是極其厚重的。

是陸上絲綢之路橋頭堡。

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

隻不過新中國以後,生絲和棉麻的貿易,都向蘇北,浙江和上海轉移了。

贛榆區,連雲港的西北部,左上角,這裏海岸線長,是連雲港的漁業海鮮主產地,擁有好幾座大型的海鮮批發市場。

這邊和海上客運站出來的外貿街不一樣。

是市政規劃的正規市場。

而在一堆海產當中,卻藏著蘇北地區,僅存的一座絲綢批發市場。

開車就花了接近一個小時,來到青口鎮,這邊有一家國營的絲綢大廠,就叫贛榆絲綢廠。

緊挨著絲綢廠,就是那座小小的批發市場了。

規模不大,七十年代就建成了,還是一座古老的棚頂式露天貿易市場。

簡單來說就和農貿市場差不多。

預製板搭成的攤位,頭頂上也是預製板搭建,一遇到下雨,到處漏水,隨處可見攤販們自己扯在頭頂花花綠綠的油布,很多都發黑了。

計劃經濟時期,也是贛榆地區供應布匹,棉麻,定做服裝的交易市場。

但如今冷冷清清,少有人問津。

走進批發市場,就感覺走進菜市場一樣,逛的都是一些大爺大媽。

走遍了大半個市場,百分之八十都是賣滌綸的,要不就是純棉的,窗簾,床單,被套,枕套,三件套,隻在市場的尾巴上,找到幾家賣絲綢的,產品也很單一,就是圍巾,絲巾,旗袍,睡衣,還有一個定製唐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