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天子守國門(1 / 2)

過了兩三公裏,又是一座這樣的邊防站。

通關的時候劉曜廷早有準備,又給遞了包煙出去。

劉曜廷笑著說道:“他們這邊有這習慣,給包煙好說話些。”

小盧不屑的搖頭。

這些士兵哪怕全副武裝,也是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毫無軍紀,三三兩兩的躲在防風牆下麵抽煙。

範陽卻明顯的注意到這邊的士兵,都是高鼻梁,深眼窩,黃頭發,藍眼睛的白人。

而哈薩克人,跟這個完全是兩個概念。

就跟蒙古人差不多的,仍然是黃皮膚黑頭發,黑眼睛。

隻不過沒有蒙古人那麼高大,個子要稍微小一些。

範陽問道:“這些士兵是厄羅斯人?”

劉曜廷答道:“是厄羅斯人,這邊的情況比較複雜,哈薩克是被統治的民族,大部分仍然從事放牧和種植的工作,反正從事的都是低等的事情,流放過來的車臣人,還有高加索人,則在這邊的集體農莊,種植棉花和小麥,蘇連解體過後,哈薩克斯坦仍有400萬的厄羅斯人。”

“400萬?”範陽想了一下說道:“如果我沒記錯,哈薩克斯坦總共也隻有1千多萬人口是吧?”

劉曜廷答道:“差不多吧,蘇連解體時隻有1300多萬人,這兩年沒什麼變化。”

範陽恍然,前世對哈薩克有一定的了解,但業務沒有覆蓋到這邊,隻知道一些基本的東西。

這下就明白了。

說道:“怪不得那紮巴耶夫要遷都了。”

有個重點是哈薩克斯坦的首都位置,比較特殊。

一般首都都是政治中心,經濟中心,建立在一個穩固的地方,要防止被侵略。

可哈薩克斯坦的首都卻在邊疆。

就在新韁邊上。

首都阿拉木圖市,距離霍爾果斯口岸隻有兩百多公裏。

幾個小時就到了。

這對國家安全是個非常嚴峻的考驗,要不了一天就能占領。

這是一個曆史遺留問題。

十八世紀,西方列強忙著占領海岸線,而沙皇俄國卻在陸地上瘋狂擴張,入侵了中亞五國,跨過外高加索地區,出兵土耳其,一度把版圖擴張到了中東。

但打到清朝的疆土的時候就要掂量掂量了。

當時的哈薩克斯坦還是遊牧部落,根本就沒有大的建設,戰線也拉得太長。

當時的俄國駐軍,就在阿拉木圖建立了一座韋爾尼要塞,用來屯兵,後來發展成哈薩克斯坦的首都,就叫阿拉木圖市。

劃入蘇連的版圖之後,在戰略上再一次成為了守衛邊疆的存在。

所以就建在了中國的邊上。

所以霍爾果斯口岸會那麼賺錢呢。

中國最荒蕪的隔壁山區,就是哈薩克斯坦最大的城市,消費中心。

實際上阿拉木圖洲的管轄範圍,距離霍爾果斯隻有90公裏。

進行貿易非常的方便。

什麼東西拉過去就能賣完。

哈薩克斯坦獨立之後,於94年決定把首都遷往相距1300公裏的中部阿斯塔納,但阿拉木圖現有的經濟和政治地位不變。

直到2018年,阿拉木圖也遠超阿斯塔納,是哈薩克斯坦最大城市。

“什麼遷都?”旁邊的劉曜廷還一臉迷糊。

“沒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