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黑色的雪花(1 / 2)

而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厄羅斯終於完成了幾百年的夙願,沙皇卻丟掉了飯碗,換成蘇維埃執政,蘇連建立。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進入現代。

土耳其斯坦軍區裁撤,變成中亞軍區,首都阿拉木圖和軍事基地,都建立在靠近新韁的西部邊陲,針對哪個國家已經不言而喻了。

而現在哈薩克斯坦獨立,跟中國建立了新一輪的戰略合作關係,可謂後方穩固。

但是阿斯塔納那邊,跟厄羅斯交界,那紮巴耶夫執意把首都遷到寒冷而落後的阿斯塔納,目的隻有一個,就跟中國的明朝一樣,天子守國門。

和平時代,遷都,意味著什麼?

巨大的財富和機遇。

範陽是必須關注的。

收回思緒,範陽向娜塔莎問道:“你的家鄉美嗎?”

娜塔莎眼中卻是一黯,翻身下來,找了個舒服的姿勢靠在範陽肩膀上,說道:“你見過黑色的雪花嗎?”

範陽饒有興致的問道:“雪花不是白色的麼,怎麼會是黑色?”

“工業汙染啊,那裏到處都是煤礦,鐵礦,到處都是冒著黑煙,晚上落下的雪花,很快就被煤灰蓋滿,森林裏也是一樣,小時候我們去撿蘑菇,把我姐姐毒死了,你覺得美嗎?”

範陽低頭審視了一下懷中人,他竟然從一個19歲的舞女口中聽到工業汙染這個詞?

“不好意思,看來我多嘴了。”

“那時候我還小,我都不懂的,我都是聽別人告訴我的,你呢,你的家鄉呢,你們中國是不是很棒?我聽人說你們的農民都很有錢,是這樣嗎?”

“怎麼可能,隨便哪裏都有窮人,隻是勉強吃飽飯而已了,但是中國的大都市很漂亮,比阿拉木圖要好得多。”

娜塔莎略微停了一下,問出了她最為關心的一個問題:“那你呢,你家裏很有錢嗎?”

“不算有錢,家庭條件一般,也是農民家庭,我現在擁有的一切,都是我自己掙來的。”

聽到農民家庭,娜塔莎略微失望,在厄羅斯的社會階層當中,有著比中國計劃經濟時期更加固執的等級觀念,工人和農民,完全是兩個世界的認知。

農民,就一輩子是農民,沒有任何上升的空間,也無法走出農田。

而工人,不僅生活條件優越,還可以入黨,做幹部,工人家庭和農民家庭,是天淵之別,兩者有著不可跨越的鴻溝。

一個缺胳膊斷腿的煤礦工人,五六十歲,在厄羅斯,也能輕易的娶到農村家庭如花似玉的女孩兒。

“哦。那你呢,你現在很有錢嗎?”

這樣一個女人,就這麼躺懷裏,任何人都有著想要表現一番的願望,雖然知道她動機不純,可範陽也不能免俗:“看你認為有錢的標準是多少了。”

娜塔莎翻過身,擺出一個可愛的表情說道:“我不知道。”

“中國跟哈薩克斯坦不一樣,農民家庭也可以做出一番事業,我現在說多不多,一兩百萬還是拿得出來吧。”

娜塔莎渾身都震顫了一下:“是中國錢?”

“當然了,現在的中國,能拿出幾百萬的人很多,我隻是稀鬆平常。”

“天啊,你太有錢了,你才這麼年輕呀,你是怎麼掙到這麼多錢的?教教我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