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處在她這個位置上,說不定隻是丟官,但她若一心一意留在這裏,隻怕就要丟命了。
齊五娘聽到這裏,也是一歎。
在宮中待過的人都知道,哪怕下位者們鬥得你死我活,貴人們都不會放在眼中,甚至根本不曾知曉。
對貴人們來說,隻要事情辦好了就行,至於辦事的人究竟是誰,又是怎麼上來的,壓根不重要。
雖然九姑哪怕對著至親的姐妹,也不曾說國巫大人的私事,但從那份溢於言表的崇敬和愛戴之心中,齊五娘也能聽出來,國巫大人的品德幾近完美無瑕——不是宮中女子為了好名聲的裝模作樣,而是發自內心的善良和赤誠。
哪怕是奴仆或者妓女,一旦遇到不公平的對待,國巫大人也會為這些人考慮,紡織工廠的存在就是明證。
所以,齊五娘忍不住感慨:“若是國巫大人留在王都就好了。”
她很敬佩國巫大人千金之身,還要在外奔波,越是偏僻貧瘠的地方就越要去的勇氣。但想到自己和九姑要一同離開繁華的王都,去那等苦寒之地,隨時可能因為水土不服,瘴氣又或者是天寒地凍沒了性命,就有點說不清道不明的恐懼。
九姑苦笑了一下:“若是那樣,我怕是更沒活路了。”
自古財帛動人心,貴人們該下手的時候,還是會下手。
國巫大人就算一直留在王都,諸事繁雜,也不可能時時盯著紡織工廠。九姑也不能保證,自己以及管束的人,沒有一個會不犯錯,不踩坑,不被人抓住錯。
說句難聽的,這就是個比後台的遊戲,敢對含章殿動手的,也就那麼寥寥幾人。
九姑早就看明白了,在大王心中,隻有國巫大人算個人。三位太後若是順著他,乖乖不惹事,估計能算半個。像宋太後那樣仗著是大王生母,以為有免死金牌就造反的,雖然沒死,卻也未必好過。
大家都知道她還活著,至於好不好,就沒人管了。
還有就是鄭大人,因為太得用,大王使得順手,也能算小半個人。
除此之外,就連阿布大人,都不過是隨手可以送給國巫大人使喚的工具罷了。
國巫大人若是留在王都,知曉九姑被陷害,確實有可能為她出頭,不惜與太後對上,因為國巫大人本身就是一個隻看是非對錯,不看身家地位的人。
這一點,九姑心裏有數。
但落在大王眼裏,那就是區區一介奴仆,竟然敢害得國巫大人賠上名聲,與長輩發生衝突。
這樣的人,豈有命在?
“我等出身寒微,命如浮萍,縱然有貴人相護,但——”九姑輕歎一聲,平靜道,“為了不辜負國巫大人的期望,也為了你我這條性命,趁還有的選,我寧願隨國巫大人風餐露宿,也不願有朝一日,大禍臨頭尚不自知。”。
齊五娘不再說話,兩人望著星空,久久無語。卻不知曉,無意間聽見她們這番對話的殷姮,站在料峭的寒風中,心緒萬千,複雜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