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後能有什麼?”五律派的人順著他的指示走過來,然後就看到了那對雕刻著克裏希那故事的輝綠岩石柱。
上麵雕刻了許多克裏希那與女孩子尋歡作樂的場景,自然都是傾慕他的牧牛女子,每一幅畫麵上起碼都有六七個女子,多的甚至十幾個,而且每一幅畫麵上的女人都不一樣……
哪怕五律派打心眼裏不想認同陳成的觀點,可看到這人在已經有了對象拉達之後,依然“正大光明”地周旋在那麼多女人之間,也忍不住要吐槽一句:
渣男!
可為毛又讓人如此羨慕呢……操……
男人看到此饒桃花源會羨慕,可是作為女孩子,再看到雕刻圖案時,內心的酸楚,對拉達的同情就更加強烈:
枉我把你當做我心中的唯一;
可在你的心裏,我隻是一萬六千分之一啊!
回想陳成詩職拉達”的悲歡離合,纏綿婉轉,更加觸動人心!
想到拉達對遠出征戰的戀人那真摯的愛和深深的思念,且敬且歎!
少年時代,多麼真無邪,活潑可愛!
一旦初嚐情愛滋味,羞澀之餘的甜蜜醉人,在一起之後的山盟海誓,如膠似漆,又是多麼令人神往!
正是因為這些甜蜜的回憶,才使得離別後的思念那麼纏綿悱惻,深沉無限!
這首詩完整明麗,細膩婉轉,讓仙姐姐這樣的女孩子都忍不住讚歎、傾心;
而其中的語言坦白,音節和諧,也讓六少這樣的孩子看得明白,理解通暢,並暗暗發誓不要當這樣的渣男;
更不要提這首詩的格調,如此清新雋永!自然流露一股樂府詩的古風!
當真是藝術上品!
王才子之流,即便有心要挑他的毛病,卻感到無從下口!
你別,這子寫詩的能力,那是沒話的;
偏偏現在的題材也很契合,真是叫人無比鬱悶!
五律派的人假裝忘記了這是一個“比詩”的場合,紛紛順著奎師那就扯到別的問題上去了:
嘿!你知道嗎?毗濕奴的第八個化身是奎師那,第九個呢?就是佛祖釋迦牟尼呀……(佛教建立以後為了爭取信徒,大量吸收了印度教的神明,所以五律派這些人自以為在學佛教文化,其實學了一堆印度教的東西。後來佛教在印度日漸落魄衰微,被印度教同化,印度教便將佛陀形容為毗濕奴的化身之一,你同化不了我,那我就同化你……)
至於仙姐姐感慨奎師那是拉達心中的唯一,可拉達隻是奎師那的一萬六千分之一,這裏的“”也不是隨口的。
毗濕奴在下凡化為奎師那前,將自己的神力化為份,然後這些神力們全都投胎,化為女子!
他要怎樣才能取回自己的這些“神力”呢?
很簡單,“娶回”她們唄!
你之所以還沒有變成那個無所不能的英雄,是因為你還沒影娶回”屬於你的個老婆;
一旦你娶夠了個老婆,那麼你就會變回那個法力無邊的齊大聖,啊不,克裏希那!(陳成怎麼看,都覺得這聽起來都是克裏希那為了泡妞編造出來的謊言,又好像某些大師給女弟子開光時的金句:你之所以還不開化,就是因為體內負能量太多,所以為師要給你注入正能量!)
無論“”是真是假,但拉達的確隻是其中一個人,哪怕克裏希那最愛拉達,可也不得不成為中的一個。
而且“摩訶婆羅多”裏麵有提到,奎師那的大老婆是公主“豔光”——
她是毗濕奴的神妃“吉祥女拉克西米”的化身再世,人家俊男靚女,生一對,哪輪得到拉達你在一旁三道四!
悲劇的命運,你就坦然接受吧!(作者按:拉達其實也是拉克西米的一個化身,當然三哥的神話體係十分淩亂,不要拿中國或者歐洲的神話體係去套。)
“哎呀,怎麼呢,奎師那畢竟是神靈化身嘛,他的傳奇故事不能用尋常道德標準來理解!非要把神靈的故事世俗化來理解,不可取,不可取呀!”五律派的人看完了石柱上的尋歡作樂,最終憋出這麼一句。
“時間也不早了,我看諸位師兄弟還是回屋去休息吧!”
“明還要做早課呢!”
“嗯嗯,張師兄得在理!”王才子重重點頭,五律派的人竟然完全無視了陳成,徑自準備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