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5 去山海關的兩件大事】(1 / 3)

到了該前往山海關的日子了,韋寶再次前往軍艦灣,先要看看水井打的情況怎麼樣?還有火柴的情況。

火柴、肥皂、煤油燈,這三樣,是韋寶預備用來打開市場的新品。

鄧大梁帶著一幫水站的人正在忙乎,見公子來了,眾人急忙站直相迎。

“總裁,水管已經接好了,這就要開始。”鄧大梁道。

韋寶嗯了一聲,前後看看,這是頭一次用電為動力,和本甲旁邊的用蒸汽機為動力的水站,又有不同。

這是電力,在這個時代的第一次嚐試!

“總共多少米?”韋寶問道。深井水並不是說越深越好,實際上能否長期用,還是有點看運氣。

“80多米。”鄧大梁答道。

韋寶點點頭,暗忖辦事效率很不錯,才兩天的功夫,便能造出八十多米長的水管,這在這個年代,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韋寶這裏卻鐵料,但相比於銅料來說,鐵料更容易弄到,隻要有銀子就成。

本甲旁邊的水站用的銅料,那是因為他自己也需要引用,所以成本高一些。

軍艦灣裏麵的水站主要是工業用途,加上急著要開通,所以用的鐵管。

“你們忙你們的吧,不用管我,我是正好看見。”韋寶道。

“是,總裁!”鄧大梁答應著,“那我現在開始了?這個泵,開電就能用麼?”

韋寶道:“是,隻要底下有水,不要讓泵空轉就行!切記,空轉的話,馬上會燒掉電路。”

鄧大梁記下了,開始啟動電路。

這時候軍工署的一幫人聞知總裁來了,也都出來。

鄧二鮮道:“哥,你都弄好了?這就要開始抽水了麼?”

鄧大梁一個點頭,示意妹妹別說話,然後自己緊張的摸了摸額頭,今天天氣涼爽,但他仍然一腦門的汗。

鄧大梁的緊張,主要還是源於無知,對電力的使用,完全是懵裏懵懂的概念。

雖然韋寶之前大概的給他普及了電的知識。

但這麼‘前衛’的知識,哪裏是幾句話就能說清楚的?

在古代,人們做了一係列關於靜電的觀察。從這些觀察中,對電也不能說完全不解。

礦石像磁鐵礦的性質迥然不同;磁鐵礦天然地具有磁性。

事實上,在韋寶現在所處的十七世紀便已經有歐洲科學家在研究電了。

1600年,英國人吉爾伯特發明了驗電器,這為後來人們對電的研究提供了試驗基礎。1660年,德國人居裏克製造摩擦起電機。

在十八世紀電的量性方麵開始發展,1767年蒲力斯特裏與1785年庫侖發現了靜態電荷間的作用力與距離平方成反比的定律,奠定了靜電的基本定律。

在1800年,意大利的伏特用銅片和鋅片浸於食鹽水中,並接上導線,製成了第一個電池,他提供首次的連續性的電源,堪稱現代電池的元祖。

1831年英國的法拉第利用磁場效應的變化,展示感應電流的產生。

1851年他又提出物理電力線的概念。這是首次強調從電荷轉移到電場的概念。

1865年、蘇格蘭的麥克斯韋提出電磁場理論的數學式,這理論提供了位移電流的觀念,磁場的變化能產生電場,而電場的變化能產生磁場。麥克斯韋預測了電磁波輻射的傳播存在,而在1887年德國赫茲展示出這樣的電磁波。結果麥克斯韋將電學與磁學統合成一種理論,同時證明了光是電磁波的一種。

麥克斯韋電磁理論的發展也針對微觀方麵的現象做出解釋,並指出電荷的分裂性而非連續性的存在,1895年洛倫茲假設這些分裂性的電荷是電子,而電子的作用就依麥克斯韋電磁方程式的電磁場來決定。

1897年英國湯姆生證實這些電子的電性是帶負電性。而1898年由偉恩在觀察陽極射線的偏轉中發現帶正電粒子的存在。

從粒子到量子,人類一直以自然界中存在的粒子與波來描述“電”的世界。

量子學說的出現,使得原本構築的粒子世界又重新受到考驗。海森堡所提出的“測不準原理”認為一個粒子的移動速度和位置不能被同時測得;電子不再是可數的顆粒;也不是繞著固定的軌道運行。

1923年,德布羅意提出當微小粒子運動時,同時具有粒子性和波動性,稱為“波粒二象性”,而薛定諤用數學的方法,以函數來描述電子的行為,並且用波動力學模型得到電子在空間存在的機率分布,根據海森堡測不準原理,無法準確地測到它的位置,但可以測得在原子核外每一點電子出現的機率。

在波耳的氫原子模型中,原子在基態時的電子運動半徑,就是在波動力學模型裏,電子最大出現機率的位置。

隨著科學的演進,人類逐漸理解“電”的物理量所能取得的數值是不連續的,它們所反映的規律是屬於統計性的。

人類的每一次進步,每一段進步,甚至都需要半個世紀!

所以,韋寶自己這種三把刀別說不懂多少,即便是正兒八經的工程師,也無法給古人普及更多的電的知識。

發電機先啟動。

鄧大梁按下了按鈕。

隨後又按下了水泵的按鈕。

軍工署的三十多人,還有韋總裁的隨扈,以及在軍艦灣內的一些統計署的人,上百人瞪著眼,等待奇跡的發生。

大家雖然還是弄不太清楚,這種‘電’,到底是如何產生的,但並不妨礙他們早已經將韋總裁當神看待。

會發生什麼?

每個人心中同時湧起這種念頭。

韋寶本人則並不是很緊張,充滿期待的同時,尚能保持平靜,他已經檢查過安裝,每一步都沒有問題,並不認為現代的東西,到了古代就不能使用。

隨著水泵發出的不大的噪音,機器的轉動,低聲的轟鳴,使得在場的人,都本能的後退了幾步。

人對於未知的東西,還是會產生恐懼心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