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裏克圖的確從寶軍手裏買了一批武器,步槍和彈藥都不是很多,打一次小規模的戰鬥是夠的,還有不少手榴彈和地雷。
沒有用於實戰,主要還是不習慣的原因,沒有安排具體戰術。
“火器太少,省著點用,另外,我們的訓練不足。”卓裏克圖道。
其實卓裏克圖潛意識當中一直很排斥使用火器。
韋寶打的如意算盤是讓外部勢力都用上火器,然後天地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軍火供應商,從此賺個盆滿缽滿,用軍火換來和平發展的環境,並且飛速發展,還不用打仗,簡直美滋滋。
但似乎事與願違,誰都不傻,誰都能看出韋寶是怎麼想的。
加上剛剛出現火器,推廣不利,大家還是更願意使用習慣了的武器裝備。
卓特木爾點了點頭,沒有再說什麼。
卓特木爾大概能猜到父親是怎麼想的。
烏蘭圖雅琪琪格大概也能猜到父親是怎麼想的,輕聲道:“父親,我們既然與天地會馬上要成為一家人了,就不該有所懷疑,隻要能用買來的火器打勝仗,以後就不必擔心天地會不給我們供貨,或者隨便亂抬價。”
“你還真是女生外向,烏蘭圖雅琪琪格,你能做的了韋寶的主、別說你還沒有嫁過去,即便嫁過去,你也不是當大的。就算你是當大的,女人能做男人的主?你能讓韋寶免費給我們提供火器和彈藥的那一天,再說這種話吧。”卓裏克圖生冷的道。
一族首領就是首領,即便是對寵愛的女兒也一樣,說起生死存亡的大事,都是很冷靜的。
“天地會不是與我們有簽訂契約嗎?我相信韋寶的為人。”烏蘭圖雅琪琪格翹了翹紅潤潤的嘴唇。
“可他現在賣給我們的那一點點火器和彈藥就要幾十萬兩黃金,已經是天價,就算不漲價,我們也不敢隨便用!更何況若是對火器產生了依賴,難道沒有了火器彈藥,我們還不打仗了,任人宰割?”卓裏克圖沒好氣的道。有些話不想說出來,不想說的太直白,終究還是不看好與韋寶的合作!
蒙古人本來在明末就是反複無常的,在大明,在建奴之間來回倒來倒去,也許還要加上一個蒙古部族的總首領林丹汗。
現在還得加上一個韋寶,加上天地會和寶軍。
蒙古的一般部族等於要在大明、建奴和天地會三方之間倒來倒去,都不能算牆頭草兩邊倒了,得算三頭草三邊倒。
烏蘭圖雅琪琪格抿了抿嘴,沒有再說什麼,其實她大概能想到韋寶和父親都是怎麼想的,雖然相信韋寶,但烏蘭圖雅琪琪格也覺得父親的憂慮有一定的道理。
自己的部族不小,但是比起天地會來就非常的小了,還是等以後嫁到韋寶那邊去,再看看吧。
想到以後要嫁給韋寶,就讓烏蘭圖雅琪琪格粉臉一紅。
曹變蛟同樣在注視寶軍與建奴的對峙,同樣非常疑惑,不知道建奴為什麼沒有發起進攻。
以建奴三倍四倍於寶軍的絕對人數優勢,以建奴一貫的作戰勇猛,不應該懼怕這麼一點寶軍騎兵才是啊。
寶軍要說像的話,應該是像清末時期的英法騎兵!
1860年,英法聯軍以8000之眾打垮了擁有上萬蒙滿騎兵的清軍主力,代價是陣亡5人,受傷47人。
雖然聯軍炮兵在八裏橋之戰發揮了關鍵作用,但雙方騎兵有過多次交手。
一般印象當中,草原的健兒組成的騎兵天然具有最強戰鬥力,但戰爭期間,清軍騎兵與聯軍騎兵遭遇,全遭敗績,規模較大的一次,英印騎兵數百人的集團衝鋒,擊敗了數千蒙古騎兵。
曾橫掃歐亞大陸的蒙古大軍後裔,為何戰鬥力如此不堪。
事實上,蒙古騎兵敗於英法騎兵並非其戰鬥力不如祖先,因為英法騎兵在殖民擴張過程中,幾乎與所有古代赫赫有名的騎兵交手,蒙古騎兵的表現其實不算太差。
寶軍騎兵團雖然是按照現代化,或者說就近代化的軍製編製的,但畢竟戰爭經驗沒辦法與八裏橋時期的英法聯軍騎兵相比。
不過,寶軍現在的武器裝備是絕對不輸給八裏橋時期的英法聯軍騎兵的!
因為八裏橋時期,英法聯軍騎兵仍然隻是使用冷兵器,步槍仍然是前膛槍,可能稍微比寶軍現在的總裁式步槍堅固一些。
但現在的總裁式步槍是仿製毛瑟步槍,已經是後堂裝藥,隻是沒有強大的工業作為支撐,還處於手工打造階段。
所以,寶軍現在的總裁式步槍與八裏橋時期英法聯軍使用的前膛槍差不多威力。
奧斯曼土耳其騎兵裝備精良且有長期作戰經驗,但18世紀前期的奧地利與土耳其戰爭中,俄國的觀察家記載,奧地利胸甲騎兵優勢極為明顯,土耳其人無法抵擋胸甲騎兵的密集衝鋒。
俄國遂引入胸甲騎兵。
影視作品中的胸甲騎兵衝鋒,主要是出現在18世紀後期的俄土戰爭中,由於俄國步兵擁有巨大優勢,土耳其人總是希望用騎兵迂回並從側翼打擊俄軍,但每次都被由胸甲騎兵和龍騎兵組成的俄國騎兵預備隊打敗。
1798年拿破侖入侵埃及,法軍遇到了著名的馬木魯克騎兵。
法軍不僅步兵和炮兵占據絕對優勢,騎兵也優於對手。
拿破侖說:“一個法國騎兵肯定打不過一個馬木魯克騎兵,但三個法國騎兵可以和三個馬木魯克騎兵打平手,一百個法國騎兵完全可以將一百個馬木魯克騎兵打敗,而一千個法國騎兵完全可以將二千個馬木魯克騎兵一舉擊潰。”
寶軍也有點這麼個意思。
一個寶軍騎兵肯定打不過一個建奴騎兵的,至少平均水平要差很多!
可能最厲害的寶軍騎兵戰士,單兵作戰能力放到建奴鐵騎當中,也頂多隻能算是中等水平。
畢竟寶軍騎兵多選自漢人和漢人與蒙古人血統的後代,很多出身很低微,雖然馬術不差,但是因為身份低微,是沒有多少機會參與實戰的。
這與從小打仗的建奴鐵騎相差甚遠。
不過,一旦成規模成建製,比如兩千人的寶軍騎兵團,還真不是兩三千人的建奴鐵騎所能抗衡的。
馬木魯克騎兵的個人戰績得到了拿破侖的讚賞,並收為衛隊,但其在戰中表現平平。
由於19世紀開始,英法兩國在全世界瘋狂爭奪殖民地,兩國幾乎與所有以騎兵聞名的軍隊交手,騎兵對騎兵的戰例數不勝數。
英法騎兵對傳統騎兵都顯示明顯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