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五十二 占城作死(1 / 2)

“不錯,燕青樂和潛伏大理國多年,終究挑動得兩虎相爭了。”趙桓笑道。

“陛下,段氏在我國扶持下,實力雖有長進,還是遜色高氏一些,是否要給予支援?”羅從彥問道。

“不急,待其精疲力竭時,在給與支援不遲。”虞琪道:“我等目的,便是徹底消耗大理國國力,待其再無抵抗之力時出兵不遲。”

陳禾猶豫片刻,道:“所謂王道,當興堂堂正正之師,如此作為,恐怕傷了陛下顏麵。”

“哎,無妨。”趙桓毫不在意地說道:“當年,魏國伐蜀漢,然鍾會大軍阻於劍閣不得寸進,幸有鄧艾度陰平而建功。

若大理國不亂,我國便是攻入大理,也多有劍閣,即便我國鄧艾不缺,何處去尋陰平呢?”

大理多崇山峻嶺,用兵不易,即便有火器也難言神算。

且段譽不是劉禪,不可能宋軍一到就投降的。

所以,要消耗一波大理國力。

待其自相殘殺的再無抵抗之力,宋國出兵自然容易許多。

再則,其兩虎相爭,最苦的當然是大理百姓,當百姓思安而不可得時,宋軍進入,百姓自然不會抵抗。

說到底,就是要把大理百姓搞的疲了倦了,哪怕是宋軍來也無所謂

所以,趙桓派出燕青樂和等人,花了幾年時間做了這局。

“段氏高氏但有所需,無有不應,若其不想再打,哪怕是火器也可以賣出去幾件,務必讓他們死戰到底。”趙桓吩咐道。

“陛下,火器如何能夠出口?”陳禾抗議道。

“無妨,待大理要仿製時,我國也該出兵了,當然,數量不能多。”趙桓道。

“怕隻怕大理國小力弱,拿不出許多錢財來。”愚任道。

“錢財沒有,可以拿人來換。”趙桓揮手道:“河套新占,然而開發缺少人口,若是大理國賣人來,全部安置過去,以鞏固統治。”

“如此一舉兩得,陛下聖明。”愚任道。

自古到後世,鞏固邊疆,無不從遷移人口始,穩定河套當然也免不了這個套路。

然而,因為國內生活日益好過,百姓們遷移的意願實在不高,迫不得已,朝廷已經決定把退役軍兵安置過去了,這花費著實不低。

現在以兵器換大理人過去,衝抵原來黨項人比例,又可以瓦解大理實力,成本也不高,實在是一舉數得。

商量了一陣大理國事,眾人商議起了其他。

“陛下!”樞密院海務房副承旨虞允文進來,拜道:“廣南東路司舶司總管歐陽澈通報,我國海船於占城海域被劫。”

“好賊子,屢次劫掠海船,害我百姓性命,實在可惡!”陳禾跳起來喝道。

“陛下。”愚任道:“占城屢次劫掠我國海船,致使海商折損許多。

陛下降旨訓斥,然其稍加收斂不久便固態萌發,今歲,陛下已經降旨兩道要占城國王約束,卻不見成效。

為天子威嚴,為海路通暢,臣請陛下降詔出兵,征討不臣。”

“臣請陛下降詔出兵,討伐占城!”諸人齊齊拜道。

“起來說話。”趙桓道:“諸位皆要求出兵,可有預算?”

作為三軍總管,虞琪早籌謀過用兵占城,道:“陛下,欲滅占城,需兵五萬,戰艦五百,商船不少於兩千,耗資不低於六千萬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