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棒打鴛鴦(2 / 2)

關寄走到臨時搭建起來的工作台,彎腰在一張A4紙上寫畫著些什麼,“但同時還要考慮到揭取、運輸和修複的問題,不能讓後續工作難以進行。”

“所以這項工作一般都會和美術專業這方麵的人合作,對壁畫內容進行一個全麵的研究分析,協商決定怎麼分塊,製定出一個最好的分塊方案。”王良補充了句,繼續轉身忙自己的事情了。

陳瓊本來想上去仔細看看那副壁畫,但看見他們還在工作,就放棄了這種會打擾到人的念頭。

沒多久,關寄他們就初步決定了分塊的大和位置,用粉線包在壁畫上彈出了白色粉線,之後又進行了好幾次複查,改了一部分的分塊位置後,才最終確定了下來。

在測量過壁畫總尺寸和分塊尺寸後,關寄和王良緊接著又用鋼尺按照比例繪製出了分塊尺寸圖和分塊關係圖,王良很快就拿著尺寸圖去找木匠準備揭取和運輸過程中都需要的壁畫夾板了。

分塊關係圖則會在後續的修複工作和還原工作中起到大作用,保證對壁畫的還原做到毫厘不失。

上麵畫著簡單的人物輪廓,也畫出了分塊的界限,之後在人物線條的轉折處標注了幾個點,再將臨近分塊上麵的點相互連接起來,並量出再標注好尺寸距離,使整幅壁畫形成一個清晰明了的分塊尺寸圖。

兩張圖所用的鋼尺和繪圖比例必須一樣,在後麵修複中也應使用一樣的尺,以免出現誤差,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既然想看,怎麼前麵不過來我身邊?”

關寄空閑下來,發現陳瓊站在西壁左側的壁畫麵前,微微仰頭看著,要是不知道還以為她是個虔誠的信仰者。

他站在陳瓊身後一點的地方,也跟著一起看了起來:“現在被畫了分割線倒來看。”

“現在也能看。”陳瓊看著這些白色的粉線,其實並沒有妨礙到看壁畫的主要內容,這些粉線都避免了分開壁畫的藝術性,隻是稍微有一些妨礙了視線,“你是對你的能力不自信?”

關寄輕嗬一聲:“那你覺得我的能力行不行?”

陳瓊斜看了眼:“我就是個門外漢,你別想著捉弄我。”

茶餘飯後的隨便兩句感受還行,正兒八經的評價就成了跳梁醜,她做不出來這種事情,丟人又丟麵,憑白讓人笑。

“那你這個門外漢下行不行?”關寄帶著殘餘的笑意繼續追問,“挺想聽的。”

陳瓊也抿嘴笑著,笑而不語,轉身又繼續看著壁畫,壁畫整體由上至下被分成了四塊,除了第二塊的第二條界線是斜線,其他的都是直線,她這才開了口:“斜線在揭取的時候應該不太好操作吧?”

“從施工方麵和以後的修複還原方麵來,直線自然是最好的,能用直線就會盡量使用直線,但為了保證壁畫上麵的藝術形象不被破壞,也可以使用斜線,有時候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還會使用曲線。”關寄也沒有繼續揪著那個問題問,本來就是隨口問的。

壁畫分塊的第二塊是一尊菩薩像,菩薩手持藍色玻璃杯,玻璃杯裏盛有一枝鮮花,另一隻手也拈著鮮花,斜線下去正好避免了將這尊菩薩的身體給分開,若是自這尊菩薩腳下直線分塊,下麵另一側的童子又會被分開頭部。

斜線是最好的辦法。

陳瓊吐了口氣:“你都被當代宗師認可了,我一個門外漢的評價有什麼重要的。”

“隨便問的。”關寄懶懶的答道,“有時候被不是這一行的人認可也挺有趣的。”

陳瓊若有所思的點頭,當一個人被業內的專業人士認可,得到了雅後,便會想要得到俗,想得到大眾的認可,她好像也不能免俗這一點,特別是舞蹈界,多少人得到了專業人士的極高評價卻一直進不了大眾的眼,始終在舞蹈界不溫不火,無人問津。

雅俗共賞才是如今的潮流和趨勢,她二十歲工作,真正登上劇院舞台的時候才明白了這一點,隻是這四個字來容易,卻是很難,劇院舞台跟比賽舞台截然不同,劇院是服務大眾的,得要大眾也能明白並欣賞你的舞蹈。

也隻有這樣才能把中國古典舞劇和傳統文化最大程度的推廣到人民中去。

她花了整整一年多來轉型才做到,轉型是個痛苦的過程,她以為沒有什麼會比這個更痛苦了,沒想到她現在就在經曆著更痛苦的。

“這幅壁畫講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