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一躺床上,很長時間沒能入睡,想了許多:
他不準備把這個異外的事情,立即向上級王老板彙報,怕引起組織不必要的擔心。再觀察幾,發覺有異常再采取行動。
第二早晨,胡明一到了警署上班,一整都很正常,什麼事情也沒發生。
晚上,他來到電訊大樓來接金曼玉,在樓門等了好一會兒,別的職工差不多都走出了大樓,也沒見金曼玉。
他警覺起來,快步進了大樓,詢問傳達室人員:
“請問一下,通訊處總台的金曼玉,怎麼還沒下班呢,我是的家屬,來接她的”
一個值班男職工去打電話,一會兒,就告訴胡明一:
“您別著急,您在這等一下,她己經從三樓下來了,剛才老局長找她有點事,耽誤了些時間”
胡明一答謝了傳達室的人,他站了一會兒,就見到金曼玉陪著一位穿著中山裝,文雅的老人下到了一樓。
他們來到胡明一的麵前,金曼玉指著他向老人介紹:
“老局長,這就是我的愛人”
胡明一趕忙問候著,老人站住了打量他一會兒,微笑地對金曼玉誇講:
“金啊,你這個愛人,一表人材,不錯,他支持你去英國嗎?”
金曼玉如實回答:
“他還沒表態,可能也擔心我孤身一人在國外,沒人照顧不安全,他對我很好”
老人笑了笑,向胡明一道:
“年青人,我聽金,你們該定婚,還沒正式結婚,感情又好舍不得,這是人事常情。
我年青時,大清朝搞洋務運動,選了我們第一批留學生到英國去留學,我那媳婦哭了好幾,父母也是一把鼻涕,三行淚,怕這,怕那。
可我看,咱們老百姓愚昧,國家科學如此落後,清軍讓八國聯軍打得像個狗熊,我就一咬牙,沒讓他們攔住,就遠洋去了英國。
現在,這原電報局,都是我們那些人建的。可這些通訊,電報,電台器材,還都是洋人製造的,我還差的遠呢,還給努力學習。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這次英國人主動讓金去英國,這是多好的機會,多學技術,報效國家,那一輩子不白活。
你們暫時分開,以後會更幸福,金到了英國,你也放心,我有個同學留學時,讓一個英國女孩看上了,他們結婚了就在英國落了戶。
他們家就在金去的,那個英國研究機構的城市裏。我給他們去了電報,托咐他們照顧金。
他們回了電,高興地歡迎她去呢,地址,電話都發來了,那你就不擔心了吧,你要支持她。”
胡明一聽道這個好消息,更堅定他支持金曼玉,去英國的決心。
他向老局長,躹躬道謝:
“老人家,您這麼支持曼玉,我更沒的,堅決支持她。希望她早到那裏,學業有成”
老局長拍了拍胡明一的肩,高興了:
“這就對了,你們趕緊回家,再和金父母商議,把我的話帶給他們。
希望,他們也同意,你們加緊準備出國事,和那兩個英國人聯係,越快越好,夜長夢多”
胡明一和金曼玉告別了老局長,回到了家。
金曼玉向父母傳達了老局的話,她的爸爸很支持,可金太太舍不得,她最疼愛的兒女,淚水直流。
經過,一家人和胡明一的勸,金太太勉勉強強答應了,他們開始了金曼玉的出國準備。
轉,金曼玉在電訊局上班時,給那個兩個英國人打了電話。
二個時後,他們就趕到了局長辦公室,並來了那個英國研究機構的聘用文件。
原來,這近二多個月裏,那個英國老教授委托英租界工部局,他把金曼玉科研論文,和介紹金曼玉本人,工作情況的文件由回國一個人員帶給了,那個著名的科研所。
這個研究所的專家對金曼玉的科研論文,仔細分折後發現:她在無線電發射回波技術方麵,有新的突破。
研究所決定:聘用她來英國共同主持研發一個重大項目。
而後,英國公使館的一個來華人員帶著那家科研機構的文件,找到了老教授,一同來辦理這個重要的事情。
在老局長的見證下,金曼玉在英國這家研究所,聘用三年的文件上簽了字。
金曼玉又和電訊局簽定了,三年派出外援的文件,這期間照發工資,規定期滿回國後,仍在電訊局工作。外援工資由金曼玉父母代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