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孤膽英雄.(1 / 3)

胡明一他們三個人,出了京華公司的院子,見到國民黨部的兩個人沒追來,他們就順著昏暗的路,轉出了威廉大街,來到海河邊一個僻靜樹林。隻聽到,一陣陣警車的警鈴聲,從大街那邊叮叮響聲傳來。

李敖回頭一看到,胡明一的後腰鼓鼓的,就知道那隻二十響的駁殼槍插在了褲帶上。

胡明一見四處沒人,就停住了腳步,把從腰裏的駁殼槍,拔了出來,李敖和鄭凱歌一看不由驚喜:

這是一把嶄新的德國造二十響駁殼槍,槍身在微明的月亮下,如鏡麵一樣反光。

胡明一打開彈匣,他們見到裏麵裝著滿滿的子彈,大吃一驚:

這駁殼槍,隻要一扣動扳機,二十顆子彈,像機槍一樣,連續射擊。在幾米的距離,幾把手槍可不是他的對手。

李敖和鄭凱歌都慶幸,胡明一的神速地按住了,王涪要拿駁殼槍的手。那不,他們倆人可能永遠的留在了,那個別墅的房間裏,再也回不來了。

他們眼晴裏充滿感激的神情,都覺得跟著這麼一位智勇雙全,武林高手的上級,去執行多麼危險的行動,都信心百倍。

李敖隻執行王老板的命令,跟隨胡明一去行動,他隻知道去抓捕叛徒和內奸,並不知道這個王涪是什麼身份的人。

胡明一把駁殼槍交給李敖,又掏出了手絹,擦擦身上的血跡,隨後,他也讓李敖弄幹淨衣服的殘血。

他們穿得都是黑衣服,色又黑,身上的血跡並不明鮮,可血腥味還有。

李敖把駁殼槍,插在了前腰的褲帶上,他穿得是中式黑色寬鬆的上衣,駁殼槍並不顯露。

李敖好奇地問胡明一:

“組長,這個王涪手裏怎麼有,德國造新的二十響呢?

胡明一笑了笑:

“他的老爹是倒賣這駁殼槍的,那公司裏還不有的是。我們的任務完成了,再這分手吧,你們順道回交通站,把行動經過彙報給王老板。

你們一定不要坐黃包車,離行人遠些,李敖的身上有血腥味,會引起別人的懷疑。

路上要注意安全,你們告訴王老板,明,早上七點我去交通站。

胡明一分咐後,他們各奔東西,他回到警署最安全,因為,國民黨的特務沒有安東處長的批準,就是國民黨部的大頭來了,也不敢私自闖進警暑。

今,趙學銘去給一個好友的老爹,辦喪事守靈堂,不回到宿舍過夜。時間沒過夜晚十點鍾,胡明一輕鬆地進了租界,回到了警署宿舍。

他換了下了沾血的衣服,在空無一人的洗衣間,用肥皂洗淨,又把衣服放到烘幹箱裏,烘幹整疊好拿回宿舍,壓在衣櫃裏的一堆衣服裏麵。

他上了床,把壓好子彈,關好保險的勃朗寧手槍,放在枕頭下,蓋上被子。可能是行動的奔波忙碌,他也困乏了,沒想什麼就睡覺了。

一夜過去,胡明一在警署宿舍裏,相安無事。他一睜眼,已經是明大亮。

他到警署門口轉了一圈,沒看到可疑的人,就回到了宿舍,把手槍放進口袋,大模大樣的,穿著便衣走出了警署。

在馬可波羅廣場溜了一圈,沒見到有人跟蹤他,快步向交通站走去:

金剛橋下的王記飯館,夥計們和往常一樣忙碌,胡明一來到飯館門前,李敖在空地上點著,幾個做沙鍋的爐子。

李敖向他使了個眼色,他們一同來到了後院,王老板和鄭凱歌也在這裏,他們四人會了麵。

王老板向胡明一道:

“咱,李敖和鄭凱歌一回來告訴了了,完成行動的經過,我就去向組織上級彙報了,他們很高興,向北方局發了電報。

可是北方局回了電,批評了他們,太軟弱,為什麼不連王涪的妻子一齊控製。

誰能保證,王涪的妻子不知道我們的情況,對一個年輕女人的仁慈,會帶來後患,會讓更多的同誌丟掉性命。

昨連夜,組織又派出一個行動組去尋找王涪的妻子,可從她的家裏,親戚那都沒找到。

今早晨,組織讓你們再去尋找。

李敖問胡明一:

“咱,在別墅和王涪在一起的年輕女人是誰呢?

胡明一解答:

“那個女人,我看清楚了,她才十八歲,打扮得妖氣,像個舞女,是他的情人,不像她老婆。

王老板也補充:

“明一判斷的對,組織上介紹,王涪的老婆三十歲,是個河北省高等法院副院長的女兒,她叫李淑華”